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家蚕表皮生长因子基因cDNA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文献综述第8-16页
    1.1 表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第8-9页
        1.1.1 表皮生长因子的结构与特性第8-9页
        1.1.2 表皮生长因子的调控第9页
    1.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第9-11页
        1.2.1 受体的分布第10页
        1.2.2 受体活化与信号转导机制第10页
        1.2.3 JAK-STAT信号通路第10-11页
    1.3 表皮生长因子的功能第11-13页
        1.3.1 EGF在胚胎发育中的表达第12页
        1.3.2 EGF在组织再生中的表达变化第12-13页
    1.4 表皮生长因子临床上的应用第13-15页
        1.4.1 对上皮细胞的作用及临床应用第13页
        1.4.2 对肿瘤的作用第13页
        1.4.3 在肝损伤修复和再生中的作用第13-14页
        1.4.4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与临床应用第14页
        1.4.5 EGF对生殖系统的作用第14页
        1.4.6 与糖尿病的关系及继发病理变化第14页
        1.4.7 在角膜中的生物活性及与相关疾病第14页
        1.4.8 在神经系统的作用第14页
        1.4.9 在消化系统的作用及临床应用第14-15页
    1.5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第15-16页
2 引言第16-18页
    2.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6页
    2.2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2.2.1 家蚕EGF基因的克隆第16页
        2.2.2 家蚕EGF基因转录水平的研究第16页
        2.2.3 家蚕EGF基因的原核表达第16-17页
    2.3 技术路线第17-18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8-28页
    3.1 实验材料第18页
    3.2 仪器与试剂第18-21页
        3.2.1 主要实验仪器第18页
        3.2.2 主要生化试剂第18-19页
        3.2.3 常用溶液的配置第19-21页
    3.3 实验方法第21-28页
        3.3.1 家蚕的饲养第21页
        3.3.2 家蚕组织的收集第21页
        3.3.3 家蚕基因组RNA的提取第21-22页
        3.3.4 第一链cDNA的合成第22页
        3.3.5 家蚕EGF基因cDNA的扩增第22-23页
        3.3.6 PCR扩增后目的产物的纯化第23-24页
        3.3.7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4页
        3.3.8 目的片段的连接和转化第24页
        3.3.9 提取的总RNA的质量检测第24-25页
        3.3.10 家蚕EGF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5页
        3.3.11 家蚕EGF基因的原核表达第25-26页
        3.3.12 Western blot分析第26-27页
        3.3.13 家蚕EGF转录水平的研究第27-28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8-38页
    4.1 家蚕总RNA的检测第28页
    4.2 第一链cDNA浓度的测定第28页
    4.3 BmEGF基因PCR扩增结果第28页
    4.4 BmEGF基因序列的测定和分析第28-29页
    4.5 BmEGF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9-33页
        4.5.1 氨基酸同源性与系统进化树的分析第29-31页
        4.5.2 蛋白质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第31页
        4.5.3 亲疏水性预测第31-32页
        4.5.4 跨膜区域结果预测第32页
        4.5.5 BmEGF蛋白的信号肽分析第32-33页
        4.5.6 蛋白定位的预测第33页
    4.6 BmEGF基因转录水平的研究第33-36页
        4.6.1 qRT-PCR扩增条件的确定第33-34页
        4.6.2 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第34页
        4.6.3 不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差异分析第34页
        4.6.4 微生物处理后的表达差异分析第34-36页
    4.7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6页
    4.8 BmEGF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第36-37页
    4.9 不同条件下的原核表达第37-38页
        4.9.1 IPTG不同诱导浓度的原核表达第37-38页
5 讨论第38-40页
    5.1 BmEGF基因cDNA的一级结构及特性第38页
    5.2 荧光定量PCR第38-39页
        5.2.1 BmEGF在家蚕不同发育时期及其组织中的转录水平第38页
        5.2.2 病原微生物刺激后BmEGF在家蚕组织中的转录水平第38-39页
    5.3 BmEGF的原核表达第39-40页
6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6页
致谢第46-47页
个人简介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稀土离子掺杂LuBO3荧光粉的下转换发光
下一篇:石墨烯的电场效应及不同浓度的氢吸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