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8-20页 |
1.4.1 创新点 | 第18-19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2 我国车险业务经营现状 | 第20-31页 |
2.1 车险业务经营主体 | 第20-23页 |
2.1.1 车险经营主体数量分析 | 第20-21页 |
2.1.2 车险经营主体市场份额比较 | 第21-23页 |
2.2 车险业务保费收入和赔款支出 | 第23-26页 |
2.2.1 车险保费收入 | 第23-25页 |
2.2.2 车险赔款支出 | 第25-26页 |
2.3 车险业务占比情况分析 | 第26-29页 |
2.3.1 公司内部车险业务占比情况 | 第26-28页 |
2.3.2 财产保险业务中车险业务占比情况 | 第28-29页 |
2.4 车险业务经营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3 经营效率理论与测度方法概述 | 第31-38页 |
3.1 经营效率理论 | 第31-34页 |
3.1.1 效率理论及其相关概念 | 第31-32页 |
3.1.2 效率测度方法 | 第32-34页 |
3.2 数据包络分析法概述 | 第34-37页 |
3.2.1 数据包络方法的理论分析 | 第34页 |
3.2.2 数据包络方法的模型简介 | 第34-37页 |
3.3 DEA方法在本文中的应用 | 第37-38页 |
4 我国车险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38-53页 |
4.1 样本数据选取 | 第38-40页 |
4.2 投入产出指标确定 | 第40-42页 |
4.2.1 投入指标的确定 | 第41页 |
4.2.2 产出指标的设定 | 第41-42页 |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2-52页 |
4.3.1 DEA效率测算结果 | 第42-44页 |
4.3.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4-52页 |
4.4 小结 | 第52-53页 |
4.4.1 关于实证结果的说明 | 第52页 |
4.4.2 实证结果的总结 | 第52-53页 |
5 车险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63页 |
5.1 车险经营效率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第53-56页 |
5.1.1 影响车险经营效率的行业因素 | 第53-54页 |
5.1.2 影响车险经营效率的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因素 | 第54-56页 |
5.1.3 关于影响因素的说明 | 第56页 |
5.2 车险经营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56-61页 |
5.2.1 赔付率与各效率值的相关性分析 | 第57-58页 |
5.2.2 费用率与各效率值的相关性分析 | 第58-59页 |
5.2.3 员工素质与各效率值的相关性分析 | 第59-60页 |
5.2.4 公司规模与各效率值的相关性分析 | 第60页 |
5.2.5 市场份额与各效率值的相关性分析 | 第60-61页 |
5.3 小结 | 第61-63页 |
6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63-68页 |
6.1 结论 | 第63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3-68页 |
6.2.1 加强理赔管理,合理控制赔付率 | 第63-64页 |
6.2.2 改革营销体制,降低费用率 | 第64页 |
6.2.3 不断提升员工素质 | 第64-65页 |
6.2.4 保持或扩大自身规模和市场份额 | 第65页 |
6.2.5 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增强车险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65-66页 |
6.2.6 保监会要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 | 第66-67页 |
6.2.7 行业协会要完善行业数据库,服务会员公司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后记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