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应急服务中地震监测技术的评价与选择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1页 |
·应急公共服务的发展 | 第11-13页 |
·国外应急公共服务的产生与发展 | 第11-12页 |
·国内应急公共服务的产生与发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章节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方法研究 | 第16-29页 |
·地震监测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地震及地震监测的概念 | 第16页 |
·地震监测技术方法及其特点 | 第16-19页 |
·技术评价基础理论综述 | 第19-23页 |
·技术评价的产生与概念 | 第19-21页 |
·技术评价的原则 | 第21页 |
·技术评价的方法 | 第21-22页 |
·技术评价方法的修正 | 第22-23页 |
·评价方法 | 第23-29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23-25页 |
·结构熵权法 | 第25-28页 |
·专家评价法 | 第28-29页 |
第3章 村镇地震应急服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9-33页 |
·我国村镇的特点分析 | 第29-30页 |
·我国村镇中地震应急服务的现状 | 第30-31页 |
·我国村镇的地震应急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第4章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3-37页 |
·指标体系的设立原则 | 第33-34页 |
·确立指标体系 | 第34-36页 |
·评价指标的标准说明 | 第36-37页 |
第5章 地震监测技术评价与选择 | 第37-56页 |
·确定指标集 | 第37-39页 |
·确定评判集 | 第39页 |
·基于熵权法的权重确定 | 第39-45页 |
·形成典型排序 | 第40-42页 |
·进行盲度分析 | 第42-44页 |
·进行归一化处理 | 第44-45页 |
·分层次作综合评判 | 第45-48页 |
·高层次的综合评判 | 第48页 |
·分析评价结果 | 第48-5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主要的研究工作与结论 | 第56-57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