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图目录 | 第11-12页 |
表目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湿地评价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湿地生态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RS和GIS技术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页 |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论文框架 | 第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湿地信息提取 | 第21-29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1-23页 |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 第21-22页 |
·鸭绿河农场简介 | 第22页 |
·前锋农场简介 | 第22-23页 |
·洪河农场简介 | 第23页 |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第23-25页 |
·数据来源 | 第23-24页 |
·遥感数据预处理 | 第24-25页 |
·湿地地表信息遥感提取 | 第25-27页 |
·地表温度反演 | 第25-26页 |
·归一化植被指数提取 | 第26-27页 |
·湿地景观分类 | 第27页 |
·湿地信息获取的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洪河地区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方法 | 第29-35页 |
·评价指标 | 第29-30页 |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29-30页 |
·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 | 第30页 |
·评价指标标准化 | 第30页 |
·评价单元 | 第30-31页 |
·评价模型 | 第31-34页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湿地生态健康空间差异综合评价模型 | 第31-33页 |
·基于PSR的湿地生态健康时间动态变化评价模型 | 第33-34页 |
·综合评价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洪河地区湿地生态健康空间差异评价 | 第35-48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分析 | 第35-36页 |
·湿地评价指标信息提取 | 第36-42页 |
·湿地景观类型信息提取 | 第36页 |
·湿地景观格局信息提取 | 第36-37页 |
·湿地水文地貌信息提取 | 第37-40页 |
·湿地植被信息提取 | 第40-41页 |
·湿地干扰信息提取 | 第41-42页 |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与量化表征 | 第42-43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2页 |
·指标赋值与量化表征 | 第42-43页 |
·湿地生态健康空间差异评价 | 第43-47页 |
·湿地生态健康评价综合指数计算 | 第43-44页 |
·研究区各子单元间生态健康差异分析 | 第44-45页 |
·洪河自然保护区内部生态健康差异分析 | 第45-46页 |
·研究区干扰特征与湿地生态健康评价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洪河地区湿地生态健康时间动态变化评价 | 第48-59页 |
·湿地生态健康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及指标建立 | 第48页 |
·湿地生态健康压力-状态-响应指标分析 | 第48-53页 |
·湿地生态健康压力分析与指标提取 | 第48-50页 |
·湿地生态健康状态分析与指标提取 | 第50-52页 |
·湿地生态健康响应力分析与指标提取 | 第52-53页 |
·洪河地区湿地生态健康时间变化评价 | 第53-58页 |
·湿地生态健康压力评价 | 第54页 |
·湿地生态健康状态评价 | 第54-57页 |
·湿地生态健康响应力评价 | 第57页 |
·湿地生态健康时间变化综合评价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总结与结论 | 第59-60页 |
·创新点 | 第60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