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环境激素概述 | 第12页 |
1.2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 第12-17页 |
1.2.1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性质 | 第12-13页 |
1.2.2 短链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来源及危害 | 第13-15页 |
1.2.3 短链壬基酚氧乙烯醚的环境分布 | 第15-17页 |
1.3 短链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1 物理化学方法 | 第17-19页 |
1.3.2 生物降解法 | 第19-20页 |
1.4 A/O-MBR(缺氧/好氧-膜反应器)工艺 | 第20-21页 |
1.5 微生物菌种分离纯化技术 | 第21-23页 |
1.5.1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 第22页 |
1.5.2 微生物分离方法 | 第22-23页 |
1.6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23-25页 |
第2章 三种降解菌对短链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降解方法的研究 | 第25-47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33页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5-27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7-3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6页 |
2.3.1 最佳培养条件的确定 | 第33-44页 |
2.3.2 降解菌的混合降解 | 第44-46页 |
2.4 小结 | 第46-47页 |
第3章 A/O-MBR反应器的启动运行及应用 | 第47-62页 |
3.1 引言 | 第4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7-53页 |
3.2.1 实验仪器、装置与试剂 | 第47-51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3.2.3 A/O-MBR系统的运行方案 | 第52-53页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3-61页 |
3.3.1 MLSS的变化 | 第53-55页 |
3.3.2 COD变化及去除率 | 第55-57页 |
3.3.3 pH的变化 | 第57页 |
3.3.4 TP的变化及去除率 | 第57-58页 |
3.3.5 NH_4~+-N、NO_2~--N、NO_3~--N的变化 | 第58-60页 |
3.3.6 反应器温度的确定 | 第60-6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4章 活性污泥中优势降解菌的提取及降解方法的研究 | 第62-79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2-66页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62-63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63-6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7页 |
4.3.1 最佳培养条件的确定 | 第66-76页 |
4.3.2 两种细菌的生长曲线 | 第76-77页 |
4.4 小结 | 第77-7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2页 |
5.1 结论 | 第79页 |
5.2 展望 | 第79-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