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石油炼制论文

炼油厂含油污泥生物强化修复效果的综合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0-23页
    1.1 含油污泥的来源及危害第11-13页
        1.1.1 含油污泥的产生途径第11-12页
        1.1.2 含油污泥的危害第12-13页
    1.2 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第13-20页
        1.2.1 含油污泥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第14-17页
        1.2.2 含油污泥的生物处理方法第17-20页
    1.3 含油污泥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第20-21页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1-23页
        1.4.1 课题的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1.4.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22-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33页
    2.1 研究材料第23-25页
        2.1.1 含油污泥的来源第23页
        2.1.2 实验仪器第23-24页
        2.1.3 主要试剂第24-25页
    2.2 石油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第25-26页
        2.2.1 培养基的配制第25页
        2.2.2 石油降解菌的富集培养第25页
        2.2.3 石油降解菌的分离培养第25-26页
        2.2.4 石油降解菌的鉴定第26页
    2.3 含油污泥的预处理第26-27页
    2.4 含油污泥植物-微生物修复的实验方案第27-28页
    2.5 分析方法第28-33页
        2.5.1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8页
        2.5.2 含油污泥中总石油烃的测定第28页
        2.5.3 水解氮的测定第28-29页
        2.5.4 速效磷的测定第29页
        2.5.5 土壤含水率的测定第29-30页
        2.5.6 土壤pH的测定第30页
        2.5.7 细菌总数的测定第30-31页
        2.5.8 脱氢酶活性的测定第31页
        2.5.9 生物毒性的检测第31-33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3-50页
    3.1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第33-36页
        3.1.1 石油降解菌株的筛选第33-34页
        3.1.2 筛选菌株的 16S rDNA鉴定第34-36页
    3.2 石油降解菌特性分析第36-39页
        3.2.1 石油降解菌对石油的耐受程度第36-37页
        3.2.2 初始pH对石油降解效果的影响第37-38页
        3.2.3 共基质对石油降解效果的影响第38-39页
    3.3 植物-微生物强化修复的定量分析第39-50页
        3.3.1 强化修复过程总石油烃的变化规律第39-43页
        3.3.2 强化修复过程含油污泥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第43-46页
        3.3.3 强化修复过程微生物总数的变化规律第46-47页
        3.3.4 强化修复过程脱氢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第47-48页
        3.3.5 含油污泥的强化生物修复过程中中生物毒性的变化规律第48-50页
4 结论与建议第50-52页
    4.1 结论第50-51页
    4.2 建议与不足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9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及设计研究
下一篇:液化天然气储罐隔震结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