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12-19页 |
一、民生 | 第12页 |
(一)古代民生的内涵 | 第12页 |
(二)现代民生的内涵 | 第12页 |
二、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渊源 | 第12-16页 |
(一)马克思的民生思想 | 第12-14页 |
(二)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 第14-15页 |
(三)孙中山的民生思想 | 第15-16页 |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 | 第16-19页 |
(一)毛泽东的解放民生思想 | 第16页 |
(二)邓小平的关注民生思想 | 第16-18页 |
(三)江泽民的发展民生思想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9-33页 |
一、以教育公平促进民生发展 | 第19-21页 |
(一)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第19-20页 |
(二)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 第20-21页 |
二、以保障就业推进民生建设 | 第21-22页 |
(一)促进就业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 第21页 |
(二)保障重点人群就业 | 第21-22页 |
三、以增加收入满足民生需求 | 第22-24页 |
(一)提高农民收入 | 第22页 |
(二)调整企事业工资标准 | 第22-23页 |
(三)完善分配制度 | 第23-24页 |
四、以社会保障提升民生质量 | 第24-29页 |
(一)保障基本住房 | 第24-25页 |
(二)完善社会保险 | 第25-27页 |
(三)促进城乡一体化保障制度 | 第27-29页 |
五、以医疗服务增强民生保障 | 第29-33页 |
(一)建立覆盖城乡医疗服务体系 | 第30-31页 |
(二)不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创新及时代价值 | 第33-42页 |
一、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创新 | 第33-36页 |
(一)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民生建设 | 第33-34页 |
(二)健全社会保障提升民生建设 | 第34-35页 |
(三)加强全民创业促进民生建设 | 第35-36页 |
二、时代价值 | 第36-42页 |
(一)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 | 第36-37页 |
(二)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 第37-39页 |
(三)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第39-40页 |
(四)推动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