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导论 | 第9-14页 |
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1页 |
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3.1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4. 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2-14页 |
4.1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4.2 研究不足 | 第13-14页 |
二、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第14-21页 |
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1.1 发达国家 | 第14页 |
1.2 流域 | 第14-15页 |
1.3 流域水分配 | 第15页 |
1.4 流域水治理 | 第15-16页 |
2. 理论依据 | 第16-21页 |
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16-17页 |
2.2 协同治理理论 | 第17-19页 |
2.3 区域公共管理理论 | 第19-21页 |
三、发达国家流域水分配和治理中的地方政府科层型协调机制研究 | 第21-25页 |
1. 科层型协调机制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 第21-22页 |
2. 科层型协同机制主要的实现形态 | 第22-25页 |
2.1 流域管理机构 | 第22-23页 |
2.2 法律机制 | 第23-25页 |
四、发达国家流域水分配和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市场型协同机制研究 | 第25-29页 |
1. 市场型协同机制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 第25-26页 |
2. 市场型协同机制的主要实现形态 | 第26-29页 |
2.1 建立水权交易市场 | 第26-27页 |
2.2 建立水资本市场 | 第27-29页 |
五、发达国家流域水分配和治理中的府际治理协同机制研究 | 第29-33页 |
1. 府际治理协同机制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 第29-30页 |
2. 府际治理协同机制主要的实现形态 | 第30-33页 |
2.1 府际协议 | 第30-31页 |
2.2 民众呼吁和智力参与 | 第31-33页 |
六、发达国家流域水分配和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同机制经验总结与借鉴意义 | 第33-40页 |
1. 发达国家流域水分配和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同机制经验总结 | 第33-34页 |
2. 我国流域水分配和治理现状及协同机制诉求 | 第34-37页 |
2.1 对于我国流域水分配和治理的现状分析 | 第34-36页 |
2.2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可行性分析 | 第36-37页 |
3. 发达国家流域水分配和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同机制的经验借鉴 | 第37-40页 |
3.1 科层型协调协同机制层面 | 第37-38页 |
3.2 市场型协同机制层面 | 第38页 |
3.3 府际治理协同机制层面 | 第38-40页 |
七、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致谢 | 第45-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