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准周期晶格波场及其涡旋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光子晶格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4-22页 |
2.1 光折变效应 | 第14-16页 |
2.1.1 光折变效应的物理机制 | 第14-15页 |
2.1.2 光折变效应的动力学方程 | 第15-16页 |
2.2 无衍射光束 | 第16-18页 |
2.2.1 无衍射光束的发展和分类 | 第16-17页 |
2.2.2 离散无衍射光束 | 第17-18页 |
2.3 光诱导法制作光子晶格 | 第18-22页 |
2.3.1 光子晶格 | 第18-19页 |
2.3.2 光诱导法制作光子晶格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六角光子晶格波场的模拟及相位调制 | 第22-30页 |
3.1 前言 | 第22-23页 |
3.2 多光束干涉生成晶格波场的理论推导 | 第23-26页 |
3.2.1 光场的波动方程的推导 | 第23-24页 |
3.2.2 多光束干涉的推导 | 第24-26页 |
3.3 六角光子晶格的模拟调制 | 第26-29页 |
3.3.1 两种相位模式对六角晶格的作用对比 | 第26-27页 |
3.3.2 蜂窝状光子晶格和畸变蜂窝光子晶格 | 第27-28页 |
3.3.3 三维晶格波场模拟图 | 第28-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周期、准周期晶格波场的实验实现 | 第30-38页 |
4.1 光子准晶晶格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30-31页 |
4.2 五重准周期光子晶格波场的模拟和实现 | 第31-33页 |
4.3 十二重准周期晶格波场模拟及无衍射距离测量 | 第33页 |
4.4 十二重晶格波场的模拟及分析 | 第33-34页 |
4.5 无衍射晶格波场的实现 | 第34-3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光场叠加生成晶格波场 | 第38-46页 |
5.1 前言 | 第38页 |
5.2 叠加模式的理论分析 | 第38-40页 |
5.3 周期性晶格光场的模拟 | 第40-44页 |
5.3.1 三角晶格波场叠加模拟分析 | 第40-42页 |
5.3.2 四角、六角晶格波场叠加模拟分析 | 第42-4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46-48页 |
6.1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46-47页 |
6.2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