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符号说明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5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ZnO微纳材料及其光催化研究 | 第12-13页 |
1.3 氧化锌(ZnO)光催化原理 | 第13-15页 |
1.4 掺杂氧化锌光催化方面的研究概况 | 第15-25页 |
1.4.1 镍掺杂纳米氧化锌 | 第19-21页 |
1.4.2 银掺杂纳米氧化锌 | 第21-22页 |
1.4.3 铜掺杂纳米氧化锌 | 第22-23页 |
1.4.4 铋基氧化物半导体 | 第23-25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5-28页 |
1.5.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5.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26-28页 |
1.5.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8页 |
1.6 参考文献 | 第28-45页 |
第二章 囊泡软模板法制备氧化锌纳米微球及其性能研究 | 第45-68页 |
2.1 引言 | 第45-4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6页 |
2.2.2 氧化锌纳米微球的水热法制备 | 第46-47页 |
2.2.3 氧化锌纳米微球对模拟染料的光催化降解作用 | 第47-4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8-63页 |
2.3.1 花球状ZCHH/ZnO的合成与物相分析 | 第48-50页 |
2.3.2 合成条件对ZCHH前驱体纳米结构的影响 | 第50-57页 |
2.3.3 花球状ZCHH纳米结构的形成机理探讨 | 第57-59页 |
2.3.4 氧化锌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59页 |
2.3.5 氧化锌的PL光谱 | 第59-60页 |
2.3.6 氧化锌的比表面测定 | 第60-61页 |
2.3.7 样品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61-62页 |
2.3.8 花球状ZnO纳米微球对模拟染料的光催化降解作用 | 第62-63页 |
2.4 结论 | 第63-64页 |
2.5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第三章 掺镍氧化锌空心微球的水热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68-91页 |
3.1 引言 | 第68-6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9-71页 |
3.2.1 材料 | 第69页 |
3.2.2 纯ZnO微球的合成 | 第69-70页 |
3.2.3 Ni掺杂ZnO微球的合成 | 第70页 |
3.2.4 光降解试验 | 第70-7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1-84页 |
3.3.1 FTIR和TG曲线的纯ZnO和5%Ni掺杂的ZnO前驱体 | 第71-72页 |
3.3.2 合成样品的X射线衍射曲线 | 第72-73页 |
3.3.3 ZnO样品的成分分析和比表面积测试 | 第73-74页 |
3.3.4 掺镍的氧化锌的形貌表征 | 第74-76页 |
3.3.5 样品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76-77页 |
3.3.6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第77-78页 |
3.3.7 光催化性能 | 第78-84页 |
3.4 结论 | 第84-85页 |
3.5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第四章 铜掺氧化锌多孔纳米棒的水热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91-111页 |
4.1 引言 | 第91-9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92-95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92页 |
4.2.2 铜掺氧化锌多孔棒的水热合成 | 第92-93页 |
4.2.3 铜掺氧化锌多孔棒光催化测试 | 第93-94页 |
4.2.4 材料表征 | 第94-95页 |
4.2.5 铜掺氧化锌多孔棒的光电化学性质测定 | 第9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95-106页 |
4.3.1 形貌和结构分析 | 第95-100页 |
4.3.2 铜掺氧化锌的光学性质研究 | 第100-103页 |
4.3.3 铜掺氧化锌对罗丹明B溶液和乙醛气体的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103-106页 |
4.4 结论 | 第106-107页 |
4.5 参考文献 | 第107-111页 |
第五章 氧化锌-碘化氧铋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质研究 | 第111-129页 |
5.1 前言 | 第111-112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12-115页 |
5.2.1 化学试剂 | 第112-113页 |
5.2.2 氧化锌的合成 | 第113页 |
5.2.3 溶剂热法制备氧化锌-碘化氧铋复合材料 | 第113-114页 |
5.2.4 样品测试与表征 | 第114页 |
5.2.5 氧化锌-碘化氧铋复合材料光催化测试 | 第114-115页 |
5.2.6 氧化锌-碘化氧铋复合材料的光电化学性质测定 | 第115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15-122页 |
5.3.1 氧化锌-碘化氧铋复合物微球的XRD分析 | 第115-117页 |
5.3.2 氧化锌-碘化氧铋复合物微球的形貌表征 | 第117-118页 |
5.3.3 氧化锌-碘化氧铋复合物微纳米球的光学性质研究 | 第118-120页 |
5.3.4 光催化活性分析 | 第120-122页 |
5.4 机理讨论 | 第122-123页 |
5.5 结论 | 第123-124页 |
5.6 参考文献 | 第124-12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29-130页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 第130-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