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文学中的自然观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苏轼文学研究现状概述 | 第6-11页 |
第一章 苏轼自然观的内涵和成因 | 第11-25页 |
第一节 苏轼自然观的基本构成:天道与人道 | 第11-16页 |
一、苏轼天道观论 | 第12-15页 |
二、苏轼人道观论 | 第15-16页 |
第二节 苏轼自然观的成因 | 第16-25页 |
一、家乡环境对苏轼自然观形成的初步影响 | 第16-17页 |
二、贬滴经历促使苏轼自然观的发展 | 第17-19页 |
三、苏轼超越性自然观的最后形成 | 第19-25页 |
第二章 苏轼自然观在文学中的主题表现 | 第25-37页 |
第一节 回归自然 | 第25-32页 |
一、故乡情结与此心安处 | 第26-28页 |
二、以自然的方式皈依自然 | 第28-32页 |
第二节 感悟自然 | 第32-37页 |
一、借自然万物打写幽独情怀 | 第33-34页 |
二、借自然万物抒写人生感悟 | 第34-37页 |
第三章 苏轼自然观支配下的文论思想 | 第37-54页 |
第一节 苏轼论陶渊明及对枯淡诗风的提倡 | 第38-40页 |
第二节 苏轼论创作心态"静"与"空" | 第40-43页 |
一、"静"故了群动 | 第41-42页 |
二、"空"帮纳万境 | 第42-43页 |
第三节 苏轼论创作方法 | 第43-54页 |
一、传达自然:了然于口与手 | 第43-45页 |
二、驾驭自然:以意象为载体 | 第45-47页 |
三、关注自然:以理趣入诗文 | 第47-50页 |
四、寓意自然:诗书画皆可 | 第50-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