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输配电技术论文--电力网论文

低压微电网系统运行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低压微电网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国内外微电网系统运行技术研究第12-13页
        1.2.2 国内外微电网工程研究第13-15页
        1.2.3 微电网的发展趋势与前景第15-16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第16-19页
        1.3.1 本文研究内容第16-18页
        1.3.2 论文框架第18-19页
    1.4 本章小节第19-20页
第2章 低压微电网结构及其数学模型第20-30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低压微电网的结构及其数学模型第20-25页
        2.2.1 低压微电网的微源组成及数学模型第20-22页
        2.2.2 低压微电网的逆变器及工作原理第22-25页
    2.3 低压微电网的环流分析第25-27页
    2.4 低压微电网的传统下垂控制策略第27-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低压微电网系统运行控制策略研究第30-39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频率有功下垂(P/F)控制策略综合分析第30-33页
        3.2.1 频率有功下垂控制的数学模型第30-31页
        3.2.2 频率有功下垂控制的评价第31-32页
        3.2.3 基于系统稳定的频率有功下垂控制的构造第32-33页
    3.3 电压无功控制策略综合分析第33-34页
        3.3.1 电压无功控制的数学模型第33-34页
        3.3.2 一种自适应阻尼的无功-电压控制策略第34页
    3.4 微电网系统控制系统设计第34-38页
        3.4.1 逆变器滤波参数的设计第35-37页
        3.4.2 PQ的计算第37-38页
        3.4.3 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器第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低压交流微电网系统的小信号模型研究第39-47页
    4.1 引言第39页
    4.2 基于下垂控制的小信号模型分析第39-42页
        4.2.1 两台并联逆变器的数学模型第39-41页
        4.2.2 两台并联逆变器的小信号模型第41-42页
    4.3 系统特征根和稳定性分析第42-45页
        4.3.1 下垂参数K_p和K_v对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第42-43页
        4.3.2 滤波常数τ对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第43页
        4.3.3 线路电阻r_L和电抗X_L对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第43-44页
        4.3.4 负载电阻R与负载电抗X对系统稳定性影响第44-45页
    4.4 基于自适应阻尼的无功偏差分析第45-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基于延庆微电网项目的系统仿真模型分析第47-58页
    5.1 引言第47页
    5.2 系统的具体实施第47-48页
        5.2.1 系统建设背景第47-48页
        5.2.2 系统建设规模与目的第48页
    5.3 基于自适应阻尼控制的微电网仿真分析第48-51页
        5.3.1 系统仿真案例一第48-50页
        5.3.2 系统仿真案例二第50-51页
    5.4 基于延庆微电网项目的系统级仿真分析第51-57页
    5.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6.1 总结第58页
    6.2 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作者简介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泰州地区的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下一篇:火电直流孤岛系统频率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