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信道编码理论的发展 | 第10-11页 |
1.2 Turbo码的概述 | 第11-13页 |
1.3 Turbo码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Turbo码的应用 | 第15-16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第2章 Turbo码理论及相关技术 | 第18-32页 |
2.1 信道编码理论 | 第18-21页 |
2.2 分组码 | 第21-22页 |
2.3 卷积码 | 第22-23页 |
2.4 Turbo编码器的结构 | 第23-25页 |
2.5 RSC成员编码器 | 第25-28页 |
2.6 交织器 | 第28-31页 |
2.6.1 交织器的作用 | 第28-29页 |
2.6.2 交织器的种类 | 第29-31页 |
2.6.3 交织器的选择 | 第31页 |
2.7 Turbo码的删余器 | 第31-32页 |
第3章 Turbo码译码算法的研究与改进设计 | 第32-56页 |
3.1 Turbo码的译码器基本原理 | 第32页 |
3.2 SISO(软输入软输出)译码器 | 第32-35页 |
3.3 MAP算法 | 第35-38页 |
3.4 Log-map算法和Max-log-map算法 | 第38-40页 |
3.5 SOVA算法 | 第40-43页 |
3.6 Turbo码译码算法比较 | 第43-44页 |
3.7 改进的组合译码算法 | 第44-49页 |
3.7.1 改进目的与理论基础 | 第44-45页 |
3.7.2 组合译码算法的设计 | 第45-47页 |
3.7.3 改进组合译码算法的算法说明与流程图 | 第47-49页 |
3.8 神经网络修正SOVA算法 | 第49-54页 |
3.8.1 算法改进基础 | 第49页 |
3.8.2 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49-51页 |
3.8.3 神经元的选择 | 第51-54页 |
3.8.4 神经网络SOVA译码算法的设计 | 第54页 |
3.9 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Turbo码的性能仿真分析 | 第56-74页 |
4.1 仿真环境和仿真流程 | 第56-57页 |
4.2 AWGN信道Turbo码的仿真分析 | 第57-67页 |
4.2.1 系统模型及AWGN信道模拟方法 | 第57-58页 |
4.2.2 码率对Turbo码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4.2.3 交织长度对Turbo码性能的影响 | 第59-61页 |
4.2.4 归零处理对Turbo码性能的影响 | 第61-62页 |
4.2.5 分量码的配置对Turbo码的影响 | 第62-64页 |
4.2.6 译码算法对Turbo码性能的影响 | 第64-66页 |
4.2.7 迭代次数对Turbo码性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4.3 改进译码算法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67-72页 |
4.3.1 组合译码算法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67-69页 |
4.3.2 组合译码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69-70页 |
4.3.3 组合译码算法外部信息量级输入分析 | 第70-71页 |
4.3.4 神经网络修正SOVA算法性能仿真以及结果分析 | 第71-72页 |
4.4 小结 | 第72-7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4-76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74-75页 |
5.2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