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课题背景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1.2.3 存在的问题及本论文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19页 |
1.3.1 选题的特色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3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 第17-19页 |
2 列管式辐射对流空调末端设备工作原理、特点及传热过程分析 | 第19-26页 |
2.1 列管式辐射对流空调末端介绍及其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2.2 列管式辐射对流空调末端的特点 | 第20页 |
2.3 列管式辐射对流空调末端传热过程分析 | 第20-25页 |
2.3.1 管内水与管壁之间的热交换 | 第21页 |
2.3.2 管壁与室内环境间的热交换 | 第21-23页 |
2.3.3 管壁与室内环境间的湿交换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列管式辐射对流空调末端设备供热供冷性能测试 | 第26-42页 |
3.1 实验内容及原理 | 第26-27页 |
3.2 测试实验台介绍 | 第27-30页 |
3.3 测试环境、参数及测试仪表 | 第30-32页 |
3.4 实验设计 | 第32-41页 |
3.4.1 测点布置 | 第32-36页 |
3.4.2 供冷测试工况 | 第36-38页 |
3.4.3 供热测试工况 | 第38-39页 |
3.4.4 稳态条件 | 第39-40页 |
3.4.5 实验步骤 | 第40-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42-71页 |
4.1 实验结果 | 第42-44页 |
4.1.1 供热实验结果 | 第42-43页 |
4.1.2 供冷实验结果 | 第43-44页 |
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4-48页 |
4.2.1 对流传热量分析 | 第44页 |
4.2.2 辐射传热量分析 | 第44-46页 |
4.2.3 综合传热量分析 | 第46-48页 |
4.3 设备换热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57页 |
4.3.1 供水温度影响分析 | 第48-53页 |
4.3.2 供水流量影响分析 | 第53-57页 |
4.4 设备表面结露量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65页 |
4.5 设备特征方程及性能曲线确定 | 第65-69页 |
4.6 设备水阻力曲线确定 | 第69-7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5 列管式辐射对流空调末端设备的热工性能评价 | 第71-79页 |
5.1 列管式辐射对流空调末端设备热工性能评价方法 | 第71-72页 |
5.2 列管式辐射对流空调末端设备热工性能对比 | 第72-78页 |
5.2.1 与传统地板辐射供暖、供冷系统热工性能对比 | 第72-73页 |
5.2.2 与顶板辐射供冷系统热工性能对比 | 第73页 |
5.2.3 与散热器热工性能对比 | 第73-77页 |
5.2.4 与风机盘管机组热工性能对比 | 第77-78页 |
5.3 列管式辐射对流空调末端设备热工性能总结 | 第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与展望及创新点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附录A ZQR—20、ZQR—21型记录仪标定结果 | 第84-85页 |
附录B RHLOG系列自记仪标定结果 | 第85-86页 |
附录C 列管式辐射对流空调末端设备进出口压降计算表 | 第86-89页 |
附录D1 室内基准温度24℃凝水量线算图 | 第89-90页 |
附录D2 室内基准温度25℃凝水量线算图 | 第90-91页 |
附录D3 室内基准温度27℃凝水量线算图 | 第91-92页 |
附录D4 室内基准温度29℃凝水量线算图 | 第92-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