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第一节 事务所合并能提高审计质量的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一、国外及港台学者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1页 |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第二节 事务所合并不能提高审计质量的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一、国外及港台学者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2页 |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 第13-15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 第15-19页 |
第一节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一、规模经济理论与事务所合并 | 第15页 |
二、交易费用理论与事务所合并 | 第15-16页 |
三、声誉理论与事务所合并 | 第16页 |
第二节 审计质量概念及审计质量衡量标准 | 第16-19页 |
一、审计质量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二、常见的审计质量衡量指标 | 第17页 |
三、本文采用的三大审计质量衡量指标 | 第17-19页 |
第四章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背景 | 第19-23页 |
第一节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动因分析 | 第19-20页 |
一、市场动机 | 第19页 |
二、行政动机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四次合并浪潮及特点 | 第20-23页 |
一、第一次合并浪潮——事务所成为独立个体 | 第20页 |
二、第二次合并浪潮——注册会计师行业结构得到调整 | 第20-21页 |
三、第三次合并浪潮——事务所强强联合,审计质量明显提升 | 第21页 |
四、第四次合并——事务所主动合并,树立名族品牌 | 第21-23页 |
第五章 瑞华事务所合并的案例分析 | 第23-39页 |
第一节 瑞华事务所合并背景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合并前后审计质量变化分析 | 第24-36页 |
一、用非标审计意见比例衡量合并前后审计质量变化 | 第24-27页 |
二、用盈余管理程度衡量合并前后审计质量变化 | 第27-31页 |
三、用执业质量检查报告衡量合并前后审计质量变化 | 第31-36页 |
第三节 案例研究结论 | 第36-39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36-37页 |
二、对结论的分析 | 第37-39页 |
第六章 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启示 | 第39-42页 |
第一节 从事务所内部角度 | 第39-41页 |
一、事务所应提高对合并风险的防范及化解能力 | 第39页 |
二、事务所应重视文化整合和其他资源整合 | 第39-40页 |
三、事务所应增强声誉和品牌建设意识 | 第40-41页 |
第二节 从事务所外部角度 | 第41-42页 |
一、推动“实质性”合并,实现良性规模化发展 | 第41页 |
二、行业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合并事务所的分类引导和监督 | 第41-42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42-44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 第42-43页 |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及不足 | 第43页 |
第三节 创新点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