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美智艺术风格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3页 |
1.5 研究途径与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奈良美智艺术风格特征 | 第15-43页 |
2.1 奈良美智艺术简介 | 第15-17页 |
2.2 独特的个性特征 | 第17-22页 |
2.2.1 “萌”的形象 | 第17-20页 |
2.2.2 “恶”的意味 | 第20-22页 |
2.3 内容题材特征 | 第22-27页 |
2.3.1 人物题材 | 第23-26页 |
2.3.2 动物题材 | 第26-27页 |
2.4 艺术审美特征 | 第27-43页 |
2.4.1 幼稚夸张的造型 | 第27-29页 |
2.4.2. 简洁粗犷的线条 | 第29-33页 |
2.4.3. 清新淡雅的色彩 | 第33-36页 |
2.4.4 原始自然的材质 | 第36-37页 |
2.4.5 虚与实的绘画语言 | 第37-38页 |
2.4.6 讽刺化的图像特征 | 第38-40页 |
2.4.7 艺术风格的审美瑕疵 | 第40-43页 |
第三章 奈良美智艺术风格形成原因 | 第43-61页 |
3.1 社会文化因素 | 第43-48页 |
3.1.1 奈良美智所处时代的特征 | 第43-45页 |
3.1.2 “御宅族”的文化影响 | 第45-46页 |
3.1.3 文化信仰变动 | 第46-48页 |
3.2 日本传统文化影响 | 第48-52页 |
3.2.1 真实自然的艺术传统 | 第48-49页 |
3.2.2 禅意艺术追求 | 第49-51页 |
3.2.3 继承与创新 | 第51-52页 |
3.3 个人经历与艺术追求 | 第52-61页 |
3.3.1 奈良美智成长经历 | 第53-54页 |
3.3.2 生活化的艺术情怀 | 第54-56页 |
3.3.3 多样艺术的融合 | 第56-58页 |
3.3.4 对德国表现主义的钟情 | 第58-61页 |
第四章 奈良美智艺术风格的价值 | 第61-73页 |
4.1 社会价值 | 第61-63页 |
4.2 商业价值 | 第63-68页 |
4.3 文化价值 | 第68-71页 |
4.4 对当代艺术的贡献 | 第71-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附录 | 第81-83页 |
附图 | 第83-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