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甫台区奥陶系油藏储集空间及开发动态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0-15页 |
| 1.1 任务来源及选题意义 | 第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第12-13页 |
| 1.4 取得的认识 | 第13-15页 |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5-18页 |
| 2.1 地质概况 | 第15-16页 |
| 2.2 勘探开发简况 | 第16-18页 |
| 第3章 储层储集空间类型研究 | 第18-40页 |
| 3.1 高自然伽玛段的储层识别 | 第18-28页 |
| 3.1.1 高自然伽玛段平面分布 | 第19-20页 |
| 3.1.2 自然伽玛能谱分析 | 第20-23页 |
| 3.1.3 高自然伽玛段储集性分析 | 第23-28页 |
| 3.2 岩心裂缝产状分析 | 第28-33页 |
| 3.2.1 水平缝与层理面区别 | 第28-29页 |
| 3.2.2 裂缝产状类型 | 第29-33页 |
| 3.3 不同产状裂缝测井响应 | 第33-39页 |
| 3.3.1 高角度缝测井响应特征 | 第33-35页 |
| 3.3.2 低角度缝测井响应特征 | 第35-37页 |
| 3.3.3 裂缝不发育段的测井响应特征 | 第37-39页 |
| 3.4 主要储集空间类型的综合判断标志 | 第39-40页 |
| 第4章 储集体空间展布特征 | 第40-49页 |
| 4.1 单井储集空间类型判断 | 第40-46页 |
| 4.2 储集体的空间展布 | 第46-49页 |
| 4.2.1 储集体平面分布 | 第46-47页 |
| 4.2.2 储集体纵向分布 | 第47-49页 |
| 第5章 开发动态特征研究 | 第49-60页 |
| 5.1 油井开发动态分类 | 第49-57页 |
| 5.2 不同开发动态井储集体分析 | 第57-60页 |
| 第6章 产量突降问题分析 | 第60-72页 |
| 6.1 产量突降井开发动态 | 第60-64页 |
| 6.2 产量突降原因分析 | 第64-71页 |
| 6.2.1 原油性质变化 | 第64-68页 |
| 6.2.2 储层物性变化 | 第68-70页 |
| 6.2.3 含水变化 | 第70-71页 |
| 6.3 产量突降对策 | 第71-72页 |
| 结论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7-78页 |
| 个人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