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17页 |
ABSTRACT | 第17-20页 |
前言 | 第32-84页 |
一、家族与身世 | 第32-43页 |
二、生平与仕宦 | 第43-68页 |
三、理学与诗文 | 第68-84页 |
辑佚 | 第84-174页 |
辑佚凡例 | 第85-86页 |
文稿卷一 策表书 | 第86-101页 |
策 | 第86-99页 |
殿试策(附殿试策问) | 第86-91页 |
会试策 二道(附会试策问) | 第91-95页 |
乡试策 三道(附乡试策问) | 第95-99页 |
表 | 第99-100页 |
擬唐秘书監魏徵進《群书理要》表(互著) | 第99页 |
新科進士谢恩表(存目) | 第99-100页 |
书 | 第100-101页 |
与胡松书 | 第100-101页 |
文稿卷二 疏 | 第101-105页 |
疏 | 第101-105页 |
崇一德以享天心疏 | 第101-102页 |
举矌典以备大礼疏 | 第102-104页 |
濬漕河疏(阙略) | 第104页 |
议大礼疏(阙略) | 第104-105页 |
文稿卷三 | 第105-110页 |
记一 | 第105-110页 |
黄霁峰记 | 第105-106页 |
潜德堂记 | 第106页 |
北察院题名记 | 第106-107页 |
池州府甎城记 | 第107-109页 |
科贡题名记 | 第109-110页 |
文稿卷四 | 第110-117页 |
记二 | 第110-117页 |
紫阳书院记 | 第110-111页 |
新建宋张烈文侯祠记 | 第111-114页 |
重修户部分司公堂记 | 第114-115页 |
奇峰郑氏祠堂记(存目) | 第115页 |
静乐宫兴建记(存目) | 第115页 |
練光亭记 | 第115-117页 |
文稿卷五 | 第117-124页 |
记三 | 第117-124页 |
褒功祠碑记 | 第117-118页 |
重修儒学记 | 第118-120页 |
休宁县修学记 | 第120-121页 |
迁修儒学碑记 | 第121-122页 |
去思碑记(存目) | 第122-123页 |
紫金山记(存目) | 第123-124页 |
文稿卷六 序跋 | 第124-130页 |
序 | 第124-128页 |
歙西巖镇家乘序 | 第124页 |
送武义县尹黄君伯元之任序 | 第124-125页 |
西麓堂琴统序 | 第125-126页 |
重刊救荒活民補遗书序 | 第126-127页 |
沖山吴氏宗譜序(存目) | 第127页 |
重濬永丰新堨序(存目) | 第127-128页 |
竹嚴後序(存目) | 第128页 |
跋 | 第128-130页 |
唐氏三先生集跋 | 第128-130页 |
文稿卷七 传铭祭文赞颂 | 第130-140页 |
传 | 第130-133页 |
月波郑先生行状略 | 第130-132页 |
三孝友传(存目) | 第132页 |
德侠传(存目) | 第132-133页 |
朱節婦传(存目) | 第133页 |
铭 | 第133-137页 |
明故恩授义官乡飮大宾鲍以潜君墓誌铭 | 第133-134页 |
明封给事中乐善张先生羽墓誌铭(阙略) | 第134-135页 |
教谕杨宣和墓誌铭(阙略) | 第135页 |
赠太子少保刑部尚书张泰神道碑铭 | 第135-137页 |
祭文 | 第137-138页 |
祭朱枫林先生文 | 第137页 |
祭汪仁峰先生文 | 第137-138页 |
祭银杏文(存目) | 第138页 |
赞 | 第138-139页 |
陈孝子斗龙传赞 | 第138-139页 |
颂 | 第139-140页 |
寒士欢颂(存目) | 第139-140页 |
诗稿卷八 皇华集詩一 | 第140-149页 |
登迎薰楼有感次韻 | 第140页 |
迎薰楼再次前韻奉答 | 第140页 |
自定州午憩加麻河亭上问其名未有也请予命之予以是亭臨水且四围皆山足以擅清趣为亭有因名之曰纳清而系以詩 | 第140页 |
过石门嶺 二首 | 第140-141页 |
飮酪 | 第141页 |
次嘉平馆韻 | 第141页 |
纳清亭和韻 | 第141页 |
迎薰楼和史韻奉答 二首 | 第141-142页 |
安兴遇雪二首 | 第142页 |
饮酪偶成一绝 | 第142页 |
再用韻一绝 | 第142页 |
再用韻奉答 二首 | 第142-143页 |
题郭山金孝女以孝女金四月之门七字为韻 七首 | 第143页 |
题金孝女再用前韻 七首 | 第143-144页 |
郭山孝女 | 第144-145页 |
过蒽秀嶺 | 第145页 |
开城馆 二首 | 第145页 |
次开城馆圭峰韻 二首 | 第145-146页 |
次东坡馆壁间韻 | 第146页 |
过臨津江 | 第146页 |
夜宿太平馆醉起口占 六首 | 第146-147页 |
有月登太平馆楼 | 第147页 |
登太平馆楼和壁间韻 | 第147页 |
登汉江楼 二首 | 第147-148页 |
藩王遣人馈菜 | 第148页 |
皋以菲才奉天子简命来使朝鲜獲覩賢王谨礼效忠之诚又荷宾待勤渠援留諄切徒以歲聿云暮归兴方浓莫克勉承至意因赋此律以写衷曲併致展谢之私云 | 第148-149页 |
诗稿卷九 皇华集詩二 | 第149-166页 |
洪济院与李刑曹别後道中口占奉柬碧蹄餞送诸国相 | 第149页 |
雨中赴碧蹄馆诸公来餞请改明日詩以见意 | 第149页 |
坡州馆束十数里有石将军二生道傍之山椒戏成此律 | 第149页 |
臨津舟中用史韻 | 第149-150页 |
闻有石壁不能一遊怅然作 | 第150页 |
开城太平馆和祁公韻 十首 | 第150-151页 |
金郊步月 | 第151页 |
牛峰 | 第151页 |
吾助川 | 第151页 |
猪滩过桥 | 第151-152页 |
途中马蹶 | 第152页 |
再用前韻 | 第152页 |
史君见和马蹶之作再用韻奉答 | 第152页 |
暮投宝山与参赞李相观察李使小酌东轩酒阑朴通事诵天寒满酌舊句予知其意因足成二绝云 二首 | 第152页 |
付释雪翁 | 第152-153页 |
东坡馆次韻 | 第153页 |
葱秀嶺 | 第153页 |
再用与僧韻强成一律 | 第153页 |
葱秀嶺觀董公碑史君失足索然兴盡詩以解之 | 第153-154页 |
晚赴剱水 | 第154页 |
午憩凤山次倪文僖公韻 二首 | 第154页 |
次倪文僖公韻 二首 | 第154页 |
宿黄州馆 | 第154-155页 |
平壤登眺 | 第155页 |
吊箕子辞 | 第155-156页 |
拜箕子墓 二首 | 第156页 |
平壤胜跡 二十首 | 第156-158页 |
百祥楼 | 第158页 |
奉次史右使韻 | 第158-159页 |
参赞李相和史右使天寒满酌不须辞之律有醉约因用韻一首博笑 | 第159页 |
嘉平馆用壁间韻有懷祁公 | 第159页 |
与定州儒学诸生 | 第159页 |
金孝女事歲久跡荒其绰楔在故址者賢王为一新之赋此志喜 二首 | 第159页 |
蟠松联句 | 第159-160页 |
鸭绿江憶藩京諸君子 | 第160页 |
留别饯送诸君子 | 第160-161页 |
别李参赞国相 | 第161页 |
和答李判书韻併寄藩京諸君子附此录似 | 第161页 |
青鹤洞书屋 | 第161页 |
忍斋 | 第161页 |
十玩堂 | 第161-162页 |
题安分堂 | 第162页 |
清心堂 | 第162页 |
赠郑内资用太平馆韻 二首 | 第162-163页 |
赠李礼宾用太平馆韻 二首 | 第163页 |
赠苏司成用太平馆韻 二首 | 第163页 |
赠詩留護军李生 | 第163-164页 |
赠詩留司譯院判官金生 | 第164页 |
赠詩留朴譯士 | 第164页 |
与史右使乘月登楼朴金二譯士送酒至因赏其意而宣之以詩 | 第164页 |
典医沈淪始逆予鸭江盖藩王之所遣也兹復送予至江濒行詩以赠之 | 第164-165页 |
义州節制使李君文仲以敬斋自号因予使还便求予詩赋此归之 | 第165页 |
希乐堂 | 第165页 |
题曹伸詩轴用圭峰韻 | 第165页 |
却妓 | 第165-166页 |
诗稿卷十 诗歌 题壁 楹联 | 第166-172页 |
诗 | 第166-171页 |
公莫舞 | 第166页 |
杨白花 | 第166页 |
明妃曲二首 | 第166-167页 |
送李炤宰广西臨桂县 | 第167页 |
挽梁继(阙略) | 第167页 |
謁宋尚书祠 二首 | 第167-168页 |
杨水部移祠 | 第168页 |
拜諸葛武侯祠 | 第168页 |
遊杉山 | 第168-169页 |
大悲寺 | 第169页 |
题行院蔷薇 | 第169页 |
千山温泉 三首 | 第169-170页 |
次潘桃溪遊黄山韻 | 第170页 |
天门 | 第170-171页 |
四贤祠和邵宝韻 | 第171页 |
过节婦橘 | 第171页 |
题汪门雙節婦墓(存目) | 第171页 |
题壁 | 第171-172页 |
题壁 | 第171页 |
题漁翁失纲图 | 第171-172页 |
题窗 | 第172页 |
楹联 | 第172页 |
广惠祠楹联 | 第172页 |
鬼封 | 第172页 |
附:辨伪 | 第172-174页 |
谕世歌 | 第172-173页 |
朝鲜国王对 | 第173-174页 |
附録一、传记资料辑存 | 第174-220页 |
唐皋传记资料辑存 | 第174-192页 |
新安唐氏宗谱(唐仕) | 第174-175页 |
代郡邑祭学士唐先生文(黄训) | 第175-176页 |
嘉靖徽州府志 | 第176页 |
皇明歷科状元录(陈鎏) | 第176-177页 |
異域周谘录(嚴从简) | 第177-178页 |
新建目录项 | 第178-179页 |
本朝分省人物考(过庭训) | 第179页 |
列朝诗集小传(钱谦益) | 第179页 |
嚴镇志草(佘华瑞) | 第179-180页 |
三田李氏重修宗谱(李向榮) | 第180-181页 |
明史稿(万斯同) | 第181-182页 |
康熙徽州府志 | 第182页 |
乾隆江南通志 | 第182-183页 |
嘉庆大清一统志 | 第183页 |
道光歙县志 | 第183-184页 |
光绪重修安徽通志 | 第184页 |
朝鲜李荇行状 | 第184-192页 |
中朝两国历史文献辑存 | 第192-220页 |
明史(二则) | 第192页 |
明实录(十则) | 第192-196页 |
李朝实录(五十七则) | 第196-220页 |
附録二、相关诗文辑存 | 第220-256页 |
相关诗歌辑存 | 第220-227页 |
喜唐守之状元及第(汪循) | 第220页 |
新正六日随徐子容郭介甫唐守之登镜光阁(杨慎) | 第220页 |
冬至日夕侍殿班和杨升庵韻柬同事到元隆唐守之三太史(张璧) | 第220-221页 |
唐守之翰撰使朝鲜(张璧) | 第221页 |
送唐守之修撰使朝鲜(毛纪) | 第221页 |
唐守之修撰颁诏朝鲜(尹襄) | 第221页 |
送唐守之使朝鲜告即位也(郭维藩) | 第221-222页 |
送唐守之使朝鲜(杨慎) | 第222页 |
送唐守之奉使朝鲜(许成名) | 第222页 |
书杜隐翁屋壁次唐守之韻(崔桐) | 第222页 |
过省孙從一兴隆寺次唐守之韻留赠二首(林时) | 第222-223页 |
拜諸葛武侯祠(彭泽) | 第223页 |
拜諸葛武侯祠(王鸿儒) | 第223页 |
拜諸葛武侯祠(毛澄) | 第223页 |
拜諸葛武侯祠(秦金) | 第223页 |
拜諸葛武侯祠(李充嗣) | 第223页 |
拜諸葛武侯祠(汪玄锡) | 第223-224页 |
謁和靖墓(邵宝) | 第224页 |
孤山和邵韻(杨孟瑛) | 第224页 |
謁林墓和邵韻(邓巒) | 第224页 |
集古和邵韻(沈行) | 第224-225页 |
状元唐守之輓词二首(王九思) | 第225页 |
巖鎮文笔峰詩(夏言) | 第225页 |
读唐天使皋詩板(朝鲜李荇) | 第225-226页 |
良策馆(朝鲜苏世讓) | 第226页 |
嘉平馆有懷唐太史仍用其韻(朝鲜郑士龙) | 第226页 |
关西乐府(朝鲜申光洙) | 第226页 |
闻状元第倾倒往视归庄感而有作(唐必桂) | 第226-227页 |
相关文章辑存 | 第227-239页 |
文公忌日告文(王舜臣) | 第227页 |
琼林宴归图记(李濂) | 第227-228页 |
与唐殿元(汪循) | 第228-229页 |
紫阳书院集序(王守仁) | 第229-230页 |
紫阳书院集序(顧清) | 第230-231页 |
徽州府廉惠倉记(杨廉) | 第231-232页 |
送翰林修撰唐君守之使朝鲜詩序(董玘) | 第232-233页 |
纳清亭记(史道) | 第233-234页 |
皇华集序(朝鲜南衮) | 第234-235页 |
皇华集附录序(朝鲜李荇) | 第235-236页 |
东槎集序(朝鲜李荇) | 第236-237页 |
东槎集後序(朝鲜苏世讓) | 第237页 |
刻性命圭旨缘起(佘永宁) | 第237-238页 |
书唐学士德侠传後(刘大櫆) | 第238-239页 |
朝鲜文人别集与笔记 | 第239-247页 |
希乐堂稿 一则(朝鲜金安老) | 第239页 |
稗官杂记 八则(朝鲜鱼叔權) | 第239-242页 |
月汀漫笔 二则(朝鲜尹根寿) | 第242-243页 |
芝峰类说 四则(朝鲜李睟光) | 第243页 |
退溪先生文集考证 一则(朝鲜柳道源) | 第243-244页 |
西浦日录 一则(朝鲜金万重) | 第244页 |
文衡录序 一则(朝鲜李种徽) | 第244-245页 |
迂斋集 一则(朝鲜李持谦) | 第245页 |
无名子集 一则(朝鲜尹愭) | 第245-247页 |
我国文人别集与笔记 | 第247-256页 |
百可漫志 一则(陈鼐) | 第247页 |
七修续稿 一则(郎瑛) | 第247页 |
弇山堂别集 一则(王世贞) | 第247-248页 |
耳谈类增 一则(王同轨) | 第248-249页 |
玉堂丛语 二则(焦竑) | 第249页 |
万曆野獲编 二则(沈德符) | 第249-251页 |
人譜类记 一则(刘宗周) | 第251页 |
青巖集 一则(许楚) | 第251页 |
茗斋集 一则(彭孙贻) | 第251-252页 |
簷醉杂记 一则(何聖生) | 第252页 |
寄園寄所寄 一则(赵吉士) | 第252页 |
陔余丛考 一则(赵翼) | 第252页 |
响泉集 一则(顧光旭) | 第252-253页 |
吟古镜斋集 一则(潘世镛) | 第253-254页 |
冷廬杂识 一则(陆以湉) | 第254-255页 |
寿康宝鉴 一则(释印光) | 第255-256页 |
参考文献 | 第256-262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262-263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第263-264页 |
致谢 | 第264-267页 |
补记 | 第2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