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11页 |
1.2.1 GNSS多系统多频观测跟踪网发展 | 第8-9页 |
1.2.2 GNSS数据融合 | 第9-10页 |
1.2.3 GNSS组合定位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2 多模GNSS及其时空基准 | 第12-19页 |
2.1 GNSS各系统间载波频率的差异及兼容性 | 第12-13页 |
2.1.1 GNSS各系统间频率差异 | 第12页 |
2.1.2 GNSS各系统间频率间的兼容性 | 第12-13页 |
2.2 GNSS时间参考基准及统一 | 第13-15页 |
2.2.1 GNSS时间系统 | 第13-14页 |
2.2.2 GNSS时间系统的转换与统一 | 第14-15页 |
2.3 GNSS空间参考基准及其统一 | 第15-18页 |
2.3.1 ITRF参考框架 | 第15-16页 |
2.3.2 IGS参考框架 | 第16-17页 |
2.3.3 GPS/GLONASS/BDS空间基准及其统一 | 第17-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多模GNSS精密定位原理 | 第19-36页 |
3.1 GNSS观测方程 | 第19-20页 |
3.1.1 码伪距观测方程 | 第19页 |
3.1.2 载波相位观测方程 | 第19-20页 |
3.2 观测值线性组合 | 第20-23页 |
3.2.1 差分组合观测值 | 第20-21页 |
3.2.2 非差观测值线性组合 | 第21-23页 |
3.3 GNSS定位误差来源及改正模型 | 第23-35页 |
3.3.1 与卫星相关的误差 | 第23-27页 |
3.3.2 与信号传播相关的误差 | 第27-28页 |
3.3.3 与接收机相关的误差 | 第28-31页 |
3.3.4 其他误差 | 第31-33页 |
3.3.5 相位偏差 | 第33-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GNSS周跳探测及模糊度固定方法研究 | 第36-43页 |
4.1 GNSS周跳探测与修复 | 第36-39页 |
4.1.1 高次差法 | 第36-37页 |
4.1.2 M-W组合法 | 第37-38页 |
4.1.3 电离层残差法 | 第38-39页 |
4.2 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 | 第39-42页 |
4.2.1 宽巷模糊度固定 | 第40-41页 |
4.2.2 窄巷模糊度固定 | 第41-4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GNSS精密定位结果分析 | 第43-53页 |
5.1 引言 | 第43页 |
5.2 GNSS精密单点定位结果对比 | 第43-49页 |
5.2.1 不同导航系统静态PPP解算精度分析 | 第45-47页 |
5.2.2 不同导航系统实时动态PPP解算精度分析 | 第47-49页 |
5.3 高精度GNSS相对定位实验分析 | 第49-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6.1 主要工作内容 | 第53页 |
6.2 尚需研究内容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