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

战后日本国债的经济分析

导论第8-14页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8-9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以日本为案例的相关分析第9-11页
    三、论文的结构安排和观点说明第11-13页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第13-14页
第一章 国债的一般分析第14-41页
    一、国债的概念及其内涵第14-19页
    二、国债在西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19-27页
        (一) 国债的产生和发展第19-22页
        (二) 国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22-27页
    三、西方国债理论的发展与演变第27-39页
        (一) 20 世纪30 年代以前的西方国债理论第28-33页
        (二) 20 世纪30 年代以后的西方国债理论第33-39页
    小结第39-41页
第二章 日本经济发展与国债政策的运用第41-76页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日本的国债发行第41-52页
        (一) 1868—1893 年(度)的国债发行第43-47页
        (二) 1894—1930 年度的国债发行第47-50页
        (三) 1931—1945 年度的国债发行第50-52页
    二、战后日本的财政体制与国债制度第52-60页
        (一) 战后初期日本面临的财政经济形势第52-55页
        (二) 战后初期日本财政体制与国债制度的改革第55-57页
        (三) 战后日本财政预算体系第57-60页
    三、战后日本的财政政策与国债政策第60-75页
        (一) 平衡预算时期(1949—1964 年度)第61-63页
        (二) 战后国债的重新发行时期(1965—1979 年度)第63-68页
        (三) 财政再建时期(1980—1991 年度)第68-71页
        (四) 泡沫经济破灭以后国债再次大量发行时期(1992—2002 年度)第71-75页
    小结第75-76页
第三章 战后日本国债的经济效应: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日本的适用性分析第76-99页
    一、李嘉图等价定理第76-80页
    二、李嘉图等价定理的进一步分析第80-89页
        (一) 引入有限期界的分析第81-84页
        (二) 引入资本市场不完全性的分析第84-86页
        (三) 引入未来税负和收入不确定性以及税制安排的分析第86-87页
        (四) 其他一些观点第87-89页
    三、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战后日本的适用性分析第89-97页
        (一) 国债与储蓄第89-93页
        (二) 国债与消费第93-96页
        (三) 国债与投资第96-97页
    小结第97-99页
第四章 战后日本国债的经济效应:金融角度的分析第99-131页
    一、国债、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理论分析第99-110页
        (一) 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第99-104页
        (二) 国债、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第104-110页
    二、战后日本国债与货币供给的实证分析第110-112页
    三、战后日本国债与传统金融体制的变革第112-129页
        (一) 日本传统金融体制的特征第112-119页
        (二) 战后日本国债与传统金融体制的变革第119-129页
    小结第129-131页
第五章 国债风险与财政安全——兼论日本面向21 世纪的财政改革和国债政策第131-161页
    一、政府债务政策与财政安全第131-141页
        (一) 财政安全至关重要第131-133页
        (二) 财政风险与财政危机第133-139页
        (三) 国债风险与财政安全第139-141页
    二、日本面临的国债风险和财政困境第141-149页
        (一) 日本面临的国债风险第141-146页
        (二) 日本面临的财政困境第146-149页
    三、面向21 世纪的日本财政改革与国债政策第149-160页
        (一) 20 世纪80 年代的财政改革第149-152页
        (二) 桥本财政改革第152-156页
        (三) 小泉财政改革第156-160页
    小结第160-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1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71-172页
论文摘要(中文)第172-176页
论文摘要(英文)第176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空间应用的高速可靠传输接口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面向空间网络快照路由协议设计与验证的综合仿真平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