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贫困户命运的转变及其机理研究--基于鲁西东村三类九户贫困户的调查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一、研究缘由及意义第9-10页
        (一) 研究缘由第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10页
        (三) 现实意义第10页
    二、文献综述及述评第10-14页
        (一) 国内研究动态第10-12页
        (二) 国外研究动态第12-14页
        (三) 述评第14页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第14-15页
        (一) 研究框架与写作思路第14页
        (二)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取第14-15页
        (三)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5页
    四、个案村介绍第15-17页
        (一) 村庄基本情况第15-16页
        (二) 村庄经济情况第16页
        (三) 村庄地理状况第16页
        (四) 村庄社会状况第16-17页
第二章 “贫者赤贫”:穷困潦倒于一生第17-28页
    一、“贫者赤贫”户基本状况第17-24页
        (一) 李京柱:无子养老难脱贫第17-19页
        (二) 张灿英:年老体衰脱贫难第19-20页
        (三) 王自才:好逸恶劳终究贫第20-21页
        (四) 张敬利:务农为生终身贫第21-23页
        (五) 藏传格:疾病缠身终老贫第23-24页
    二、“贫者赤贫”原因分析第24-26页
        (一) 综合素质低,脱贫能力差第24-25页
        (二) 年龄高,脱贫后继乏力第25-26页
        (三) 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保制度不完善第26页
    三、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由穷变富”:日子越过越红火第28-34页
    一、“由穷变富”户基本情况第28-31页
        (一) 刘吉庆:养殖发家致富第28-29页
        (二) 蔡永常:打工脱贫致富第29-31页
    二、“由穷变富”原因分析第31-32页
        (一) 经营副业,收入来源增多第31页
        (二) 提升农民的市场经济参与度,提升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第31-32页
        (三) 通过“迁移”实现脱贫致富第32页
    三、小结第32-34页
第四章 “由富变穷”:不幸的少数人第34-39页
    一、“由富变穷”户基本情况第34-37页
        (一) 刘广海:生意失败由富变穷第34-35页
        (二) 刘翠英:劳力患病由富变穷第35-37页
    二、“由富变穷”原因分析第37-38页
        (一) 盲目跟风,市场行为失败导致贫困第37页
        (二) 因病致残,丧失劳动力导致贫困第37-38页
    三、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贫困户命运转变的机理分析第39-49页
    一、导致贫困的成因分析第39-41页
        (一) 导致贫困命运的内部原因第39-40页
        (二) 导致贫困命运的外部原因第40-41页
    二、未来贫困户命运转变的类型分析第41-44页
        (一) 自身丧失脱贫能力第42页
        (二) 自身努力即可脱贫第42-43页
        (三) 依赖自身和外力脱贫第43-44页
    三、实现贫困户命运转变的路径分析第44-47页
        (一) “自身丧失脱贫能力”家庭的改善路径分析第44-45页
        (二) “自身努力即可脱贫”家庭的脱贫路径分析第45-46页
        (三) “依赖自身和外力脱贫”家庭的脱贫路径分析第46-47页
    四、结语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化相连: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文化资源--以后村“共同缔造”为例
下一篇:利益相关与有效自治:大村与小组的对比研究--基于对河南省驻马店市小集村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