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1.2 论文的组织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秘密共享体制的研究综述 | 第18-32页 |
2.1 Shamir门限方案 | 第18-20页 |
2.1.1 Shamir门限方案 | 第18-19页 |
2.1.2 Shamir门限方案优点 | 第19-20页 |
2.1.3 Shamir门限方案缺点 | 第20页 |
2.2 秘密共享体制的数学模型 | 第20-21页 |
2.3 常见的密码共享体制思想 | 第21-23页 |
2.3.1 La Grange内插多项式体制 | 第21页 |
2.3.2 矢量体制 | 第21-22页 |
2.3.3 同余类体制 | 第22页 |
2.3.4 矩阵法体制 | 第22页 |
2.3.5 广义秘密共享体制 | 第22-23页 |
2.3.6 同态秘密共享体制 | 第23页 |
2.3.7 多秘密共享体制 | 第23页 |
2.4 秘密共享体制的接入结构 | 第23-25页 |
2.4.1 基于图的接入结构 | 第24页 |
2.4.2 基于空间矢量的接入结构 | 第24页 |
2.4.3 基于双向接入结构 | 第24-25页 |
2.4.4 基于传递性质的接入结构 | 第25页 |
2.5 秘密共享体制信息率定义 | 第25-26页 |
2.6 可公开验证的秘密共享 | 第26-30页 |
2.6.1 交互式的可验证秘密共享 | 第27页 |
2.6.2 非交互式的可验证秘密共享 | 第27页 |
2.6.3 可公开验证的秘密共享 | 第27-28页 |
2.6.4 可验证多秘密共享 | 第28页 |
2.6.5 基于一般接入结构的可验证秘密共享方案 | 第28页 |
2.6.6 泛可验证的秘密共享 | 第28页 |
2.6.7 动态的秘密共享 | 第28-29页 |
2.6.8 其他类型的防欺诈的秘密共享 | 第29-3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部分广播秘密共享体制 | 第32-42页 |
3.1 方案的提出 | 第32-34页 |
3.1.1 门限方案存在的充要条件 | 第33-34页 |
3.2 方案的效率 | 第34-39页 |
3.2.1 类型一方案的效率 | 第36-38页 |
3.2.2 类型二方案的效率 | 第38-39页 |
3.3 方案的扩展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防欺骗的秘密共享体制 | 第42-48页 |
4.1 背景知识介绍 | 第42-44页 |
4.2 提出的体制 | 第44-45页 |
4.2.1 基于多项式防欺骗的秘密共享体制 | 第44页 |
4.2.2 基于乘法逆元防欺骗的秘密共享体制 | 第44-45页 |
4.3 体制的特性 | 第45-46页 |
4.3.1 基于多项式防欺骗的秘密共享体制的特性 | 第45页 |
4.3.2 基于乘法逆元防欺骗的秘密共享体制的特性 | 第45-46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