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前言 | 第10-17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择业自我效能感相关概念 | 第11-12页 |
1.2.1.1 自我效能感概述 | 第11页 |
1.2.1.2 择业自我效能感概述 | 第11-12页 |
1.2.2 测量工具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影响择业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 第13-15页 |
1.2.3.1 性别差异因素研究 | 第13-14页 |
1.2.3.2 年级差异因素研究 | 第14页 |
1.2.3.3 学科专业差异因素研究 | 第14页 |
1.2.3.4 完美主义类型差异因素研究 | 第14-15页 |
1.2.3.5 内外控制源类型差异因素研究 | 第15页 |
1.2.3.6 其他因素研究 | 第15页 |
1.2.4 国内外干预措施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4.1 国外干预措施研究 | 第15-16页 |
1.2.4.2 国内干预措施研究 | 第16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2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 第17-19页 |
2.1 调查对象 | 第17页 |
2.2 调查方法 | 第17-19页 |
2.2.1 文献资料法 | 第17页 |
2.2.2 问卷调查法 | 第17-18页 |
2.2.3 数理统计法 | 第18-1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9-31页 |
3.1 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大学生研究对象的人.学和社会学特征 | 第19-20页 |
3.2 性别在择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上的差异 | 第20-21页 |
3.3 民族在择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上的差异 | 第21-23页 |
3.4 年级在择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上的差异 | 第23-26页 |
3.5 专业在择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上的差异 | 第26-28页 |
3.6 生源地在择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上的差异 | 第28-29页 |
3.7 父母职业在择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上的差异 | 第29-31页 |
4 结论 | 第31-35页 |
4.1 性别在择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上的差异 | 第31-32页 |
4.2 不同民族大学生在择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上的差异 | 第32页 |
4.3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择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上的差异 | 第32-33页 |
4.4 不同专业大学生在择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上的差异 | 第33-34页 |
4.5 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择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上的差异 | 第34页 |
4.6 不同父母职业的大学生在择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上的差异 | 第34-35页 |
5 建议 | 第35-37页 |
5.1 克服女生心理压力,不断提升自己 | 第35页 |
5.2 充分发挥蒙族大学生政策优势,进一步提高就业率 | 第35页 |
5.3 建立系统的就业指导结构体系 | 第35-36页 |
5.4 突破父母职业不同的大学生的心理屏障,提升择业水平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件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