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 1.1 课题背景 | 第13-16页 | 
| 1.1.1 水资源现状 | 第13-14页 | 
| 1.1.2 微污染水危害及处理方法 | 第14-16页 | 
| 1.2 臭氧-生物活性炭在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 | 第16-19页 | 
| 1.2.1 臭氧-生物活性炭吸附机理 | 第16-17页 | 
| 1.2.2 臭氧-生物活性炭的应用 | 第17-18页 | 
| 1.2.3 臭氧-生物活性炭的国内外发展 | 第18-19页 | 
|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 1.3.1 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 1.3.2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1.3.3 试验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 第2章 生物活性炭池失效指标判断判定 | 第22-34页 | 
| 2.1 鹊华水厂概述 | 第22-25页 | 
| 2.1.1 水厂工艺改造 | 第22-23页 | 
| 2.1.2 水厂进水有机物分子量分布 | 第23页 | 
| 2.1.3 水厂进水浊度变化 | 第23-24页 | 
| 2.1.4 水厂进水CODMn的变化规律 | 第24-25页 | 
| 2.1.5 水厂进水氨氮变化规律 | 第25页 | 
| 2.2 生物活性炭池运行基本情况 | 第25-29页 | 
| 2.2.1 生物活性炭进出水浊度的变化规律 | 第25-26页 | 
| 2.2.2 生物活性炭池硝酸盐的变化规律 | 第26-27页 | 
| 2.2.3 生物活性炭碘值的变化规律 | 第27-28页 | 
| 2.2.4 生物活性炭吸附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第28-29页 | 
| 2.3 生物活性炭池失效指标判定 | 第29-32页 | 
| 2.3.1 以氨氮作为失效指标 | 第29-30页 | 
| 2.3.2 以CODMn作为失效指标 | 第30-31页 | 
| 2.3.3 以UV254作为失效指标 | 第31-32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3章 试验设计 | 第34-40页 | 
| 3.1 试验水质与分析方法 | 第34页 | 
| 3.2 试验材料以及药品 | 第34-36页 | 
| 3.2.1 试验材料及装置 | 第34-35页 | 
| 3.2.2 试验装置 | 第35-36页 | 
| 3.2.3 主要药品 | 第36页 | 
| 3.3 试验测试方法及仪器 | 第36-40页 | 
| 3.3.1 试验测试方法 | 第36-37页 | 
| 3.3.2 试验所使用主要仪器 | 第37-40页 | 
| 第4章 生物活性炭更换模式试验效果研究 | 第40-55页 | 
| 4.1 换炭量试验研究 | 第40-46页 | 
| 4.1.1 换炭后生物活性炭挂膜时间 | 第40-42页 | 
| 4.1.1.1 生物活性炭进出水BDOC的变化 | 第40-41页 | 
| 4.1.1.2 生物活性炭进出水氨氮的变化 | 第41-42页 | 
| 4.1.2 换炭后生物活性炭进出水各项指标变化 | 第42-46页 | 
| 4.1.2.1 换炭后生物活性炭进出水CODMn变化规律 | 第42页 | 
| 4.1.2.2 换炭后生物活性炭进出水UV254变化规律 | 第42-43页 | 
| 4.1.2.3 换炭后生物活性炭浊度的变化规律 | 第43-44页 | 
| 4.1.2.4 换炭后生物活性炭进出水DOC的变化规律 | 第44-45页 | 
| 4.1.2.5 换炭后生物活性炭DO的变化规律 | 第45-46页 | 
| 4.2 再生炭换炭试验研究 | 第46-54页 | 
| 4.2.1 再生炭挂膜试验研究 | 第46-48页 | 
| 4.2.1.1 再生炭进出水BDOC的变化规律 | 第46-47页 | 
| 4.2.1.2 再生炭进出水氨氮变化规律 | 第47-48页 | 
| 4.2.2 再生后生物活性炭进出水各项指标变化 | 第48-51页 | 
| 4.2.2.1 再生炭进出水CODMn变化规律 | 第48-49页 | 
| 4.2.2.2 再生炭进出水浊度变化规律 | 第49-50页 | 
| 4.2.2.3 再生炭进出水UV254变化规律 | 第50页 | 
| 4.2.2.4 再生炭进出水DO的变化规律 | 第50-51页 | 
| 4.2.2.5 再生炭进出水DOC变化趋势规律 | 第51页 | 
| 4.2.3 活性炭表面形态的变化 | 第51-54页 | 
| 4.2.3.1 吸附前后生物活性炭比表面积及孔体积、孔径变化 | 第51-52页 | 
| 4.2.3.2 活性炭表面结构的变化 | 第52-53页 | 
| 4.2.3.3 活性炭孔体积以及孔径分布 | 第53-54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5章 换炭后反冲洗及臭氧投加对生物活性炭柱的影响 | 第55-63页 | 
| 5.1 反冲洗对常规指标的影响 | 第55-58页 | 
| 5.1.1 反冲洗前后UV254的变化规律 | 第55-56页 | 
| 5.1.2 反冲洗前后CODMn的变化规律 | 第56页 | 
| 5.1.3 反冲洗前后DO的变化规律 | 第56-57页 | 
| 5.1.4 反冲洗前后浊度变化规律 | 第57页 | 
| 5.1.5 反冲洗前后DOC的变化规律 | 第57-58页 | 
| 5.1.6 反冲洗前后氨氮的变化规律 | 第58页 | 
| 5.2 臭氧投加对水质指标处理效果影响 | 第58-61页 | 
| 5.2.1 臭氧投加对UV254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9页 | 
| 5.2.2 臭氧投加对CODMn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9-60页 | 
| 5.2.3 臭氧投加对DOC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0-61页 | 
| 5.2.4 臭氧投加对浊度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1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3-66页 | 
| 6.1 结论 | 第63-65页 | 
| 6.2 建议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