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5页 |
第2章 综述 | 第15-20页 |
2.1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概述 | 第15页 |
2.2 RDW升高的机制 | 第15-16页 |
2.2.1 炎症反应机制 | 第15-16页 |
2.2.2 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机制 | 第16页 |
2.2.3 氧化应激机制 | 第16页 |
2.2.4 肝肾功能不全及体内营养障碍机制 | 第16页 |
2.3 RDW水平监测的临床意义 | 第16-20页 |
2.3.1 RDW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 第16-18页 |
2.3.2 RDW与脑血管疾病 | 第18页 |
2.3.3 RDW与呼吸系统疾病 | 第18-19页 |
2.3.4 RDW与糖尿病 | 第19页 |
2.3.5 RDW与炎症性肠病、肿瘤及其他 | 第19-20页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3.2.1 基本资料 | 第20页 |
3.2.2 实验室相关检验 | 第20页 |
3.2.3 冠脉造影检查 | 第20-21页 |
3.2.4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评定 | 第21页 |
3.2.5 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SYNTAX评分标准) | 第21页 |
3.3 统计分析 | 第21-23页 |
第4章 结果 | 第23-28页 |
4.1 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 第23-24页 |
4.2 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RDW的比较 | 第24页 |
4.3 冠心病患者发生多支病变危险因素的分析 | 第24-25页 |
4.4 中高危险组与低危险组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 第25-26页 |
4.5 中高危组与低危组RDW的比较 | 第26-27页 |
4.6 冠心病患者发生病变程度复杂的危险因素分析 | 第27页 |
4.7 RDW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SYNTAX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第27-28页 |
第5章 讨论 | 第28-3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8页 |
附录 | 第38-41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