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3-32页 |
第1章 抗菌肽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23页 |
1.1 抗菌肽的发展 | 第13页 |
1.2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 | 第13-16页 |
1.3 抗菌肽的来源 | 第16-17页 |
1.4 抗菌肽临床应用的优点 | 第17-19页 |
1.5 抗菌肽的研究意义与应用前景 | 第19-20页 |
1.6 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第2章 两栖动物抗菌肽研究进展 | 第23-27页 |
2.1 两栖动物特征 | 第23页 |
2.2 两栖动物抗菌肽的发展 | 第23-24页 |
2.3 结构及特性 | 第24-25页 |
2.4 抑菌机理 | 第25页 |
2.5 光滑爪蟾抗菌肽研究 | 第25-27页 |
第3章 纳米乳系统对抗菌肽呈递作用研究背景 | 第27-32页 |
3.1 纳米乳的特点 | 第27-28页 |
3.2 纳米乳的制备 | 第28-29页 |
3.3 乳滴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29页 |
3.4 纳米乳的应用 | 第29-32页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32-61页 |
第1章 光滑爪蟾表皮抗微生物肽的分离纯化及序列鉴定 | 第32-42页 |
1.1 引言 | 第32页 |
1.2 材料与仪器 | 第32-33页 |
1.3 方法 | 第33-35页 |
1.4 结果 | 第35-40页 |
1.5 讨论 | 第40-41页 |
1.6 小结 | 第41-42页 |
第2章 抗菌肽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的鉴定 | 第42-55页 |
2.1 引言 | 第42页 |
2.2 材料与仪器 | 第42-43页 |
2.3 方法 | 第43-46页 |
2.4 结果 | 第46-51页 |
2.5 讨论 | 第51-54页 |
2.6 小结 | 第54-55页 |
第3章 抗菌肽纳米乳制作及缓释能力检测 | 第55-61页 |
3.1 引言 | 第55页 |
3.2 材料与仪器 | 第55-56页 |
3.3 方法 | 第56-57页 |
3.4 结果 | 第57-60页 |
3.5 讨论 | 第60页 |
3.6 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4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