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文字信息处理论文

中文事件时序关系识别与推理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英文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中文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5-17页
第二章 事件时序关系识别相关知识介绍第17-27页
    2.1 相关任务第17-19页
        2.1.1 事件抽取第18页
        2.1.2 事件时序关系识别第18-19页
    2.2 分类模型第19-23页
        2.2.1 最大熵原理第20-21页
        2.2.2 条件随机场第21-22页
        2.2.3 朴素贝叶斯第22-23页
    2.3 整数线性规划第23-24页
    2.4 实验方法及评价标准第24-26页
        2.4.1 交叉验证第24-25页
        2.4.2 系统性能评价指标第25-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中文事件时序关系语料库的构建第27-49页
    3.1 相关语料库介绍第27-34页
        3.1.1 TimeML标准及相关语料库第27-30页
        3.1.2 ACE语料库第30-32页
        3.1.3 两种语料比较第32-34页
    3.2 事件时序关系分类第34-37页
        3.2.1 常见分类方法第34-35页
        3.2.2 本文分类方法第35-37页
    3.3 语料库标注第37-43页
        3.3.1 语料选取第37页
        3.3.2 标注方法第37-42页
        3.3.3 语料标注工具第42-43页
    3.4 语料库统计与分析第43-48页
        3.4.1 语料一致性检验第44-45页
        3.4.2 语料库结果统计第45-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有监督的中文事件时序关系识别方法第49-69页
    4.1 问题描述及相关工作第49-50页
    4.2 系统框架第50-51页
    4.3 特征选择第51-58页
        4.3.1 基准系统第52-54页
        4.3.2 新的有效特征第54-58页
    4.4 事件同指关系识别第58-59页
    4.5 多分类器融合模型第59-60页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0-68页
        4.6.1 同指事件识别性能第61页
        4.6.2 事件时序关系识别性能第61页
        4.6.3 不同特征对实验性能的影响第61-63页
        4.6.4 两种粒度中各时序关系的性能比较第63-65页
        4.6.5 事件对之间不同距离的实验性能比较第65-66页
        4.6.6 文档内不同事件个数的性能差异第66-67页
        4.6.7 单分类器与多分类器融合模型的比较第67-68页
    4.7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基于全局优化的事件时序关系推理方法第69-83页
    5.1 问题描述及相关工作第69-71页
    5.2 基于强规则的推理方法第71-72页
    5.3 全局优化推理模型第72-78页
        5.3.1 目标函数第73页
        5.3.2 强制性约束条件第73-75页
        5.3.3 限定性约束条件第75-78页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8-82页
        5.4.1 不同方法之间的性能比较第78-79页
        5.4.2 不同约束条件对系统性能的贡献度第79-82页
        5.4.3 与英文相关工作比较第82页
    5.5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3-86页
    6.1 研究工作总结第83-84页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92-93页
致谢第93-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视角下股权众筹风险管控法律机制研究
下一篇:小冲杆蠕变关联系数的确定及其寿命预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