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绪论 | 第10-24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一) 问题的缘起 | 第10页 |
| (二)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 二、概念界定 | 第11页 |
| (一) 领导力 | 第11页 |
| (二) 校长教学领导力 | 第11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 (一) 校长教学领导力内涵的研究 | 第11-12页 |
| (二) 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内容研究 | 第12-15页 |
| (三) 影响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因素研究 | 第15-16页 |
| (四) 改进校长教学领导力的策略研究 | 第16-17页 |
| (五) 文献综述小结 | 第17页 |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24页 |
| (一)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 (二)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19-24页 |
| 第一章 教学领导力的理论 | 第24-32页 |
| 一、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含义 | 第24-27页 |
| (一) 领导力 | 第24页 |
| (二) 教学 | 第24-25页 |
| (三) 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内涵和外延 | 第25-27页 |
| 二、教学领导力可以促进学生学业成就的提升 | 第27页 |
| 三、校长教学领导力的研究框架 | 第27-32页 |
| (一) 校长教学领导力的研究框架分析 | 第27-31页 |
| (二) 依据教学领导力维度修订量表 | 第31-32页 |
| 第二章 W县校长教学领导力的现状分析 | 第32-44页 |
| 一、W县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整体水平较高 | 第32页 |
| 二、W县不同学校校长在教学领导力上存在较大差异 | 第32-35页 |
| (一) 县城学校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水平高于农村学校校长 | 第32-33页 |
| (二) 小学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水平高于中学校长 | 第33-34页 |
| (三) 私立学校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水平高于公立学校校长 | 第34-35页 |
| 三、W县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具体表现 | 第35-44页 |
| (一) 重视理念与目标的引领 | 第35-37页 |
| (二) 重视教师发展的引领 | 第37页 |
| (三) 重视学校教学活动的指导 | 第37-38页 |
| (四) 课程领导有待加强 | 第38-41页 |
| (五) 创设教学环境能力有待加强 | 第41-42页 |
| (六) 指导学生管理方面有待加强 | 第42-44页 |
| 第三章 W县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54页 |
| 一、个人因素 | 第44-46页 |
| (一) 教育背景 | 第44-45页 |
| (二) 管理成熟度 | 第45-46页 |
| 二、学校组织因素 | 第46-49页 |
| (一) 教师队伍质量 | 第46-47页 |
| (二) 学生年龄特点 | 第47页 |
| (三) 学校规模 | 第47-48页 |
| (四) 学校组织结构 | 第48-49页 |
| 三、学校外部环境因素 | 第49-54页 |
| (一) 政策与制度 | 第49-51页 |
| (二) 教育管理体制 | 第51-52页 |
| (三) 学生家长及社区文化 | 第52-53页 |
| (四) 学校位置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W县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提升策略 | 第54-62页 |
| 一、明确教育理念,引发教学领导力 | 第55页 |
| 二、提升教育理念,促进教学领导力 | 第55-59页 |
| (一) 尊重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 第56页 |
| (二) 通过愿景领导教师,激发教师活力 | 第56-57页 |
| (三) 变革教学领导思路,提升教学效果 | 第57-58页 |
| (四) 增强课程意识,有效整合课程资源 | 第58页 |
| (五) 创建适宜教学环境,打造强势校园文化 | 第58-59页 |
| 三、健全教育管理体制,保障教学领导力 | 第59-62页 |
| (一) 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引领与支持作用 | 第59页 |
| (二) 赋予校长办学自主权 | 第59-60页 |
| (三) 完善校长管理制度 | 第60-62页 |
| 结语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附录 | 第67-72页 |
| 后记 | 第72-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