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前言 | 第10页 |
1.2 可展结构 | 第10-11页 |
1.3 可展天线结构分类 | 第11-15页 |
1.3.1 几类反射面天线 | 第11-13页 |
1.3.2 几种典型的抛物面刚性可展结构 | 第13-15页 |
1.4 机构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7-20页 |
第2章 机构可动性判别与无穷小机构阶次分析 | 第20-48页 |
2.1 两种几何稳定性理论 | 第20-22页 |
2.1.1 平衡矩阵理论 | 第20页 |
2.1.2 切线刚度矩阵理论 | 第20-21页 |
2.1.3 本章思路 | 第21-22页 |
2.2 有限机构 | 第22-33页 |
2.2.1 铰接杆系体系 | 第22-26页 |
2.2.2 有限机构运动分岔现象 | 第26-27页 |
2.2.3 有限机构运动极值点 | 第27-30页 |
2.2.4 剪式铰单元 | 第30-32页 |
2.2.5 有限机构的运动过程描述 | 第32-33页 |
2.3 无穷小机构 | 第33-39页 |
2.3.1 无穷小机构的定义 | 第33-34页 |
2.3.2 无穷小机构阶次的判定 | 第34-35页 |
2.3.3 无穷小机构阶次判断的编程实现 | 第35-39页 |
2.4 高阶无穷小机构的刚度与运动特性分析 | 第39-46页 |
2.4.1 无穷小机构的刚度判断 | 第39-41页 |
2.4.2 无穷小机构的可动范围 | 第41-4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3章 抛物面刚性可展结构的运动过程分析 | 第48-60页 |
3.1 板壳单元的几何描述 | 第48-52页 |
3.1.1 空间三角形板壳单元 | 第48页 |
3.1.2 空间四边形板壳单元 | 第48-50页 |
3.1.3 算例 | 第50-52页 |
3.2 板壳机构的运动路径求解 | 第52-54页 |
3.3 单自由度体系运动路径分析 | 第54-55页 |
3.4 机构运动路径的选择 | 第55-57页 |
3.5 抛物面刚性可展结构单一运动路径的求解以及PRoE仿真 | 第57-5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4章 抛物面刚性可展结构的优化与设计 | 第60-80页 |
4.1 四折痕折纸模型(MIURA折纸)的优化 | 第60-62页 |
4.2 抛物面刚性可展结构的优化 | 第62-72页 |
4.2.1 四折痕抛物面刚性可展结构平面模型的优化 | 第63-66页 |
4.2.2 空间四折痕抛物面刚性可展结构的优化 | 第66-68页 |
4.2.3 五折痕抛物面刚性可展结构平面模型的优化 | 第68-70页 |
4.2.4 空间五折痕抛物面刚性可展结构的优化 | 第70-72页 |
4.3 抛物面刚性可展结构的设计 | 第72-78页 |
4.3.1 考虑板件厚度的设计 | 第72-74页 |
4.3.2 抛物面刚性可展结构设计方案 | 第74-77页 |
4.3.3 抛物面刚性可展结构缩尺3D打印模型 | 第77-7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80-81页 |
5.2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