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2页 |
摘要 | 第12-14页 |
Abstract | 第14-17页 |
第一章 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对海洋双壳贝类的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 第17-30页 |
·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对双壳贝类胚胎和幼虫发育的影响 | 第17-18页 |
·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对海洋双壳贝类的氧化损伤及其抗氧化防御机制 | 第18-22页 |
·金属硫蛋白 | 第19-20页 |
·谷胱甘肽 | 第20-21页 |
·抗氧化酶 | 第21-22页 |
·污染物对双壳贝类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22-25页 |
·贝类的免疫防御机制 | 第22-23页 |
·污染物对贝类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23-25页 |
·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对海洋双壳贝类的细胞毒性效应 | 第25-27页 |
·影响溶酶体膜稳定性 | 第25-26页 |
·导致过氧化物酶体增生 | 第26页 |
·遗传毒性 | 第26-27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27-28页 |
·计划研究的目的、思路、预期成果和创新性 | 第28-30页 |
·研究目的 | 第28页 |
·研究思路 | 第28-29页 |
·预期成果 | 第29页 |
·创新性 | 第29-30页 |
第二章 Pb~(2+)、Cd~(2+)和Hg~(2+)对文蛤早期发育的影响 | 第30-42页 |
·前言 | 第30-31页 |
·材料方法 | 第31-33页 |
·亲贝培育与幼虫采集培育 | 第31页 |
·浓度设置与水体中重金属测定 | 第31-32页 |
·胚胎毒性试验 | 第32页 |
·D 形幼虫生长和存活试验 | 第32页 |
·壳顶幼虫附着变态试验 | 第32-33页 |
·统计分析 | 第33页 |
·结果 | 第33-38页 |
·水体中重金属浓度 | 第33页 |
·Pb~(2+)、Cd~(2+)和Hg~(2+)对文蛤胚胎的毒性效应 | 第33-35页 |
·Pb~(2+)、Cd~(2+)和Hg~(2+)对文蛤幼虫生长的影响 | 第35-36页 |
·Pb~(2+)、Cd~(2+)和Hg~(2+)对文蛤幼虫存活的影响 | 第36-37页 |
·Pb~(2+)、Cd~(2+)和Hg~(2+)对文蛤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 | 第37-38页 |
·讨论 | 第38-41页 |
·Pb~(2+)、Cd~(2+)和Hg~(2+)对文蛤胚胎的毒性效应 | 第38-39页 |
·Pb~(2+)、Cd~(2+)和Hg~(2+)对文蛤幼虫存活的影响 | 第39页 |
·Pb~(2+)、Cd~(2+)和Hg~(2+)对文蛤幼虫生长的影响 | 第39-40页 |
·Pb~(2+)、Cd~(2+)和Hg~(2+)对文蛤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第三章 苯并芘(Bap)和Aroclor1254 对文蛤早期发育的影响 | 第42-53页 |
·前言 | 第42-43页 |
·材料方法 | 第43-44页 |
·浓度设置和水体中污染物的测定 | 第43页 |
·亲贝培育与幼虫采集培育 | 第43-44页 |
·胚胎毒性试验 | 第44页 |
·D 形幼虫生长和存活试验 | 第44页 |
·D 形幼虫附着变态试验 | 第44页 |
·统计分析 | 第44页 |
·结果 | 第44-49页 |
·实验水体中Bap 和Aroclor1254 浓度的测定 | 第44-45页 |
·Bap 和Aroclor1254 对文蛤胚胎发育的影响 | 第45-46页 |
·Bap 和Aroclor1254 对文蛤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第46-48页 |
·Bap 和Aroclor1254 对文蛤幼虫变态的影响 | 第48-49页 |
·讨论 | 第49-52页 |
·Bap 和Aroclor1254 对文蛤胚胎发育的影响 | 第49-51页 |
·Bap 和Aroclor1254 对文蛤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第51页 |
·Bap 和Aroclor1254 对文蛤D 形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第四章 Cd~(2+)胁迫对文蛤幼虫金属硫蛋白基因表达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第53-74页 |
·前言 | 第53-5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4-62页 |
·幼虫收集和取样 | 第54-55页 |
·25 μg L-1Cd~(2+)胁迫对文蛤胚胎发育,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第55页 |
·RNA 提取和cDNA 合成 | 第55-56页 |
·克隆文蛤金属硫蛋白基因全长cDNA 及MT 基因序列分析 | 第56-59页 |
·实时定量PCR | 第59-60页 |
·免疫组织化学 | 第60-61页 |
·抗氧化酶活力的测定 | 第61页 |
·统计分析 | 第61-62页 |
·结果 | 第62-69页 |
·Cd 胁迫对文蛤胚胎发育及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第62页 |
·文蛤金属硫蛋白基因的克隆及特性 | 第62-64页 |
·系统发生分析 | 第64-65页 |
·不同发育阶段幼虫体内MmMT mRNA 表达量变化 | 第65-66页 |
·不同发育阶段幼虫体内金属硫蛋白的分布 | 第66-67页 |
·不同阶段幼虫体内抗氧化酶对镉胁迫的响应 | 第67-69页 |
·讨论 | 第69-72页 |
·Cd~(2+)对文蛤胚胎发育,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第69页 |
·文蛤金属硫蛋白的特性分析 | 第69-70页 |
·Cd~(2+)对文蛤不同幼虫发育阶段金属硫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70-71页 |
·不同发育阶段幼虫体内金属硫蛋白的分布 | 第71页 |
·不同发育阶段幼虫抗氧化酶对镉胁迫的响应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第五章 苯并芘和Cd~(2+)、Hg~(2+)对文蛤性腺发育的影响 | 第74-92页 |
·前言 | 第74-7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75-77页 |
·实验动物暴露和取样 | 第75页 |
·组织切片样品的制备 | 第75-76页 |
·透射电镜 | 第76页 |
·性腺组织谷胱甘肽(GSH)和相关酶类的测定 | 第76-77页 |
·实验结果 | 第77-87页 |
·文蛤性腺发育分期 | 第77-79页 |
·Bap 胁迫对文蛤性腺发育的影响 | 第79-80页 |
·Cd~(2+)胁迫对文蛤性腺发育的影响 | 第80-81页 |
·Hg~(2+)胁迫对性腺组织发育的影响 | 第81页 |
·Bap(50μg/L)胁迫对文蛤卵母细胞超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81-83页 |
·Bap 胁迫对性腺组织GSH 含量,GST 和GPx 活力的影响 | 第83-85页 |
·Cd~(2+) 胁迫对性腺组织GSH 含量、GST 和GPx 活力的影响 | 第85-86页 |
·Hg~(2+) 胁迫对性腺组织GSH 含量、GST 和GPx 活力的影响 | 第86-87页 |
·讨论 | 第87-90页 |
·Bap 和Cd~(2+)、Hg~(2+)对性腺发育的影响 | 第87-89页 |
·Bap 和Cd~(2+)、Hg~(2+)对性腺GSH 含量,GST 和GPx 活力的影响 | 第89-90页 |
·结论 | 第90-92页 |
第六章 苯并芘胁迫对文蛤血细胞的结构损伤 | 第92-104页 |
·前言 | 第92-9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93-96页 |
·药品 | 第93页 |
·室内胁迫 | 第93-94页 |
·透射电镜观察 | 第94页 |
·溶酶体膜稳定性检测:中性红保持时间法 | 第94-95页 |
·遗传毒性效应评价:微核率和总畸形核率检测 | 第95-96页 |
·实验结果 | 第96-101页 |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 第96-98页 |
·Bap 胁迫对血细胞溶酶体中性红保持力的影响 | 第98-99页 |
·Bap 胁迫对文蛤血细胞微核产生率的影响 | 第99-100页 |
·Bap 胁迫对文蛤血细胞总畸形核产生率的影响 | 第100页 |
·血细胞溶酶体稳定性与细胞核畸形的相关性分析 | 第100-101页 |
·讨论 | 第101-103页 |
·Bap 胁迫对文蛤血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 | 第101页 |
·Bap 对文蛤血细胞溶酶体膜稳定性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Bap 对文蛤血细胞的遗传毒性 | 第102-103页 |
·结论 | 第103-104页 |
第七章 Cd~(2+)和苯并芘胁迫对文蛤血细胞功能的影响 | 第104-112页 |
·前言 | 第104-105页 |
·材料方法 | 第105-106页 |
·试剂配制 | 第105页 |
·实验动物的暴露 | 第105页 |
·血淋巴工作液的制备 | 第105页 |
·血细胞功能参数测定 | 第105-106页 |
·统计分析 | 第106页 |
·结果 | 第106-109页 |
·Cd~(2+)对文蛤血细胞吞噬活性、活性氧产物和死亡率的影响 | 第106-108页 |
·Bap 对文蛤血细胞吞噬活性、活性氧产物和死亡率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讨论 | 第109-111页 |
·重金属对双壳贝类血细胞功能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多环芳烃对双壳贝类血细胞功能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结论 | 第111-112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2-115页 |
·研究总结 | 第112-11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13页 |
·研究展望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43页 |
在读期间发表和撰写论文情况 | 第143-144页 |
致谢 | 第144-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