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戏剧文学奖”获奖作品系列研究之一--新时期农村题材话剧的审美特征研究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绪论 | 第12-16页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0.2 农村题材话剧发展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第—章 农村题材话剧的前缘今生 | 第16-24页 |
1.1 农村题材话剧要找准定位 | 第16-18页 |
1.1.1 农村题材的内涵 | 第16-17页 |
1.1.2 农村题材话剧的界定 | 第17-18页 |
1.2 农村题材话剧的发展简史 | 第18-24页 |
1.2.1 早期农村话剧的创作特征 | 第18-21页 |
1.2.2 新时期农村话剧的创作特征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新时期农村题材话剧的审美特征 | 第24-39页 |
2.1 农村题材话剧文本的独特创造 | 第24-33页 |
2.1.1 内容契合时代主题,反映现实诉求 | 第24-29页 |
2.1.2 叙事手法力求创新,风格不拘一格 | 第29-31页 |
2.1.3 人物形象典型塑造,专为农民代言 | 第31-33页 |
2.2 农村题材话剧舞台的大胆创新 | 第33-39页 |
2.2.1 舞台形式和布景道具的虚实相生 | 第34-36页 |
2.2.2 乡土语言与地方音乐的空前强化 | 第36-37页 |
2.2.3 舞台节奏同演员表演的完美结合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媒介变革下农村题材话剧的困境与突围 | 第39-45页 |
3.1 农村题材话剧的创作困境 | 第39-43页 |
3.1.1 关于退出剧坛的问题 | 第39-40页 |
3.1.2 关于谄媚大众的问题 | 第40-41页 |
3.1.3 关于坚持先锋的问题 | 第41-42页 |
3.1.4 关于依附主流的问题 | 第42-43页 |
3.2 农村题材话剧的超越方向 | 第43-45页 |
3.2.1 创作者必须走出想象的漩涡 | 第43页 |
3.2.2 实现雅与俗的和谐共振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1-52页 |
承诺书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