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取水权转让的基本理论 | 第12-23页 |
| 一、取水权的概念 | 第12-15页 |
| (一) 水权的概念 | 第12-14页 |
| (二) 取水权的概念 | 第14-15页 |
| 二、取水权的属性分析 | 第15-20页 |
| (一) 取水权的私权定位 | 第15-16页 |
| (二) 取水权的用益物权属性 | 第16-20页 |
| 三、我国取水权转让制度确立的现实基础 | 第20-23页 |
| (一) 取水权转让制度确立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 (二) 取水权转让制度确立的法律依据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典型国家取水权转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3-26页 |
| 一、美国的取水权转让制度 | 第23-24页 |
| 二、澳大利亚的取水权转让制度 | 第24页 |
| 二、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取水权转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4-26页 |
| (一) 转让范围要明确 | 第25页 |
| (二) 注重水权转让的私权性 | 第25页 |
| (三) 要保证市场和政府结合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我国取水权转让实践与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39页 |
| 一、我国取水权转让实践及意义 | 第26-29页 |
| (一) 我国取水权转让的实践 | 第26-28页 |
| (二) 我国取水权转让实践的意义 | 第28-29页 |
| 二、我国取水权转让的立法发展及现状 | 第29-33页 |
| (一) 取水权禁止转让阶段 | 第29-30页 |
| (二) 立法确认取水权可以转让阶段 | 第30-31页 |
| (三) 取水权转让进一步完善阶段 | 第31页 |
| (四) 我国取水权转让的立法现状 | 第31-33页 |
| 三、我国取水权转让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9页 |
| (一) 取水权转让范围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 (二) 取水权转让中政府规制过多忽略了取水权转让的私权属性 | 第34-37页 |
| (三) 混淆了取水权转让变更登记的行政效力和物权效力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我国取水权转让制度的完善构思 | 第39-52页 |
| 一、取水权转让范围的完善 | 第39-45页 |
| (一) 取水权转让范围的确定化 | 第39-43页 |
| (二) 取水权可转让性之强化 | 第43-44页 |
| (三) 明确取水权转让改变水资源用途时的限制 | 第44-45页 |
| 二、取水权转让中政府规制的改革 | 第45-50页 |
| (一) 取水权转让行政审批的依据 | 第45-47页 |
| (二) 明确取水权转让中政府规制的界限 | 第47-50页 |
| 三、取水权转让变更登记物权效力的确定 | 第50-52页 |
| (一) 取水权转让变更登记是取水权变动的生效要件 | 第50页 |
| (二) 应赋予取水权转让变更登记以公信力 | 第50-52页 |
| 结语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