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1.2 生物学特征 | 第11-12页 |
1.3 我国盘羊的分布格局 | 第12页 |
1.4 内蒙古自治区盘羊分布及种群现状 | 第12-14页 |
1.5 盘羊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5.1 盘羊的种群数量及分布 | 第14页 |
1.5.2 盘羊的生境选择研究 | 第14-15页 |
1.5.3 盘羊的食性研究 | 第15页 |
1.5.4 盘羊的活动节律 | 第15页 |
1.5.5 盘羊的生理生化研究 | 第15-16页 |
1.5.6 盘羊的保护及狩猎管理 | 第16页 |
1.6 野生动物资源的价值 | 第16页 |
1.7 有蹄类动物栖息地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6-17页 |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9页 |
2、研究区域概况 | 第19-22页 |
2.1 自然概况 | 第19-21页 |
2.1.1 气候及水文 | 第20页 |
2.1.2 动植物资源 | 第20-21页 |
2.2 额仁淖尔盘羊禁猎区 | 第21页 |
2.3 社会经济及生态治理情况 | 第21-22页 |
3、研究时间、工具及方法 | 第22-23页 |
3.1 研究时间 | 第22页 |
3.2 实验工具 | 第22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22页 |
3.4 数据统计软件 | 第22-23页 |
4、盘羊种群生存现状 | 第23-31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4.2 数据处理 | 第24页 |
4.3 研究结果 | 第24-29页 |
4.3.1 红外相机拍摄率 | 第24页 |
4.3.2 种群动态监测 | 第24-25页 |
4.3.3 水源的监测 | 第25-26页 |
4.3.4 不同生境类型的红外相机监测 | 第26-27页 |
4.3.5 同域分布的其他物种组成 | 第27-29页 |
4.4 讨论 | 第29-31页 |
5、盘羊栖息地的选择 | 第31-42页 |
5.1 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5.1.1 生境因子的测定 | 第31-32页 |
5.1.2 数据处理 | 第32-33页 |
5.2 盘羊对卧息地的选择 | 第33-37页 |
5.2.1 冷季和暖季盘羊对卧息地生境因子的选择 | 第33-35页 |
5.2.2 冷季和暖季盘羊卧息地生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 | 第35-37页 |
5.3 影响因子与盘羊栖息地的关系 | 第37-39页 |
5.4 讨论 | 第39-42页 |
5.4.1 盘羊对卧息地的选择 | 第40页 |
5.4.2 环境因子与盘羊生境的关系 | 第40-42页 |
6、威胁分析及保护对策 | 第42-46页 |
6.1 面临的威胁 | 第42-43页 |
6.1.1 对盘羊的保护认识不足 | 第42页 |
6.1.2 盘羊栖息地的破坏 | 第42-43页 |
6.1.3 人类活动造成的威胁 | 第43页 |
6.1.4 网围栏的过度使用及种群繁殖能力减小 | 第43页 |
6.1.5 执法力量不足 | 第43页 |
6.2 保护对策 | 第43-46页 |
6.2.1 建立盘羊保护区 | 第43-44页 |
6.2.2 水资源的开发及管理 | 第44页 |
6.2.3 加强对人类活动管理 | 第44-45页 |
6.2.4 增强法制观念及社区共同参与管理 | 第45-46页 |
7、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经历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图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