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钩藤和攀茎钩藤两种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云南钩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9-18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1 实验部分 | 第10-15页 |
1.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10页 |
1.1.2 提取与分离 | 第10-13页 |
1.1.3 化合物波谱数据 | 第13-15页 |
1.2 结果与讨论 | 第15-18页 |
第2章 攀茎钩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18-35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19-30页 |
2.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19-20页 |
2.1.2 提取与分离 | 第20-23页 |
2.1.3 化合物波谱数据 | 第23-30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0-35页 |
第3章 钩藤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 第35-67页 |
3.1 化学成分 | 第35-65页 |
3.1.1 生物碱 | 第36-49页 |
3.1.2 芳香族 | 第49-51页 |
3.1.3 三萜 | 第51-59页 |
3.1.4 黄酮 | 第59-63页 |
3.1.5 其它 | 第63-65页 |
3.2 药理作用 | 第65-66页 |
3.2.1 降压 | 第65页 |
3.2.2 镇静,抗惊厥,抗癫痫 | 第65页 |
3.2.3 抗肿瘤及提高免疫系统 | 第65-66页 |
3.2.4 镇痛抗炎 | 第66页 |
3.2.5 对脑的保护 | 第66页 |
3.3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附录 | 第74-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