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民国小学语文教材审美价值研究--以《开明国语课本》为例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第1章 绪论第7-20页
    1.1 选题缘由第7-11页
        1.1.1 对民国时期文化教育的肯定第7-8页
        1.1.2 对于“民国教材热”的思考第8-9页
        1.1.3 对于现行教材的质疑第9-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概念界定第12-14页
        1.3.1 国语和语文第12页
        1.3.2 教材和教科书第12-13页
        1.3.3 美育和语文美育第13-14页
    1.4 研究现状第14-19页
        1.4.1 针对《开明国语课本》的相关研究第14-16页
        1.4.2 针对叶圣陶教材观的相关研究第16-17页
        1.4.3 针对丰子恺儿童美育观的相关研究第17-18页
        1.4.4 针对语文教材中审美价值的相关研究第18-19页
    1.5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5.1 历史文献法第19页
        1.5.2 图表法第19页
        1.5.3 内容分析法第19-20页
第2章 《开明国语课本》概述第20-26页
    2.1《开明国语课本》编辑背景第20-25页
        2.1.1 时代背景第21-22页
        2.1.2 编者背景第22-25页
    2.2《开明国语课本》的编辑特点第25-26页
第3章 《开明国语课本》中的审美因素分析第26-55页
    3.1 教材的题材美——情真意切、讴歌自然第26-32页
        3.1.1 道德美第27-29页
        3.1.2 自然美第29-30页
        3.1.3 趣味美第30-32页
    3.2 教材的体裁美——丰富多样、儿童视角第32-38页
        3.2.1 诗歌第34-36页
        3.2.2 童话第36-38页
    3.3 教材的言语美——注重语用、文字优美第38-43页
        3.3.1 注重语用第39-40页
        3.3.2 意蕴优美第40-43页
    3.4 教材的插图美——风格朴质、驰骋想象第43-51页
        3.4.1 童心第45-47页
        3.4.2 变形第47-48页
        3.4.3 想象第48-51页
    3.5 教材中的书写美——质朴敦厚、模仿典范第51-55页
        3.5.1 书风朴质第52-53页
        3.5.2 字体多样第53-55页
第4章 《开明国语课本》中审美价值的特点第55-60页
    4.1 蕴含深厚的人文气息,陶冶儿童情感第55-57页
        4.1.1 温暖朴质的儿童生活写照第55-56页
        4.1.2 温柔敦厚的儿童人格培养第56-57页
    4.2 营造趣味的学习氛围,激发儿童情趣第57-58页
        4.2.1 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第57-58页
        4.2.2 丰富多样的儿童文学类课文第58页
    4.3 创设优美的阅读素材,培养儿童美感第58-60页
第5章 《开明国语课本》审美价值对当今教材的启示第60-64页
    5.1 回归儿童视角,提供编写方向第60-61页
    5.2 增强体裁和题材的趣味性,提供方法指导第61页
    5.3 促进儿童美感养成,提供借鉴价值第61-64页
结语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附录第68-81页
    附录A近10年再版的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统计(2005-2015 年)第68-70页
    附录B近10年再版的民国小学语文读物统计(2005-2015 年)第70-71页
    附录C 《开明国语课本》目录第71-81页
致谢第81-83页
附件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酶法催化鸟苷磷酸化过程研究
下一篇: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速生阔叶苗的缺水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