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0-11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1页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2.1 国外相关文献 | 第12-13页 |
2.2 国外相关文献 | 第13-15页 |
3 重庆与长三角地区园区产业共建的背景分析 | 第15-22页 |
3.1 重庆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 | 第15页 |
3.2 重庆未来产业发展的思路 | 第15-17页 |
3.2.1 做大做强“6+1”支柱体系 | 第15页 |
3.2.2 积极发展战略新型产业 | 第15页 |
3.2.3 产业结构向“三二一”转变 | 第15-16页 |
3.2.4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 第16页 |
3.2.5 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需求 | 第16-17页 |
3.3 长三角地区未来产业发展定位及产业转移趋势 | 第17-19页 |
3.3.1 长三角地区未来产业发展定位 | 第17-18页 |
3.3.2 长三角地区未来产业转移趋势 | 第18-19页 |
3.4 重庆与长三角地区园区产业共建的基础 | 第19-20页 |
3.4.1 重庆与长三角地区产业互补 | 第19-20页 |
3.4.2 重庆与长三角园区产业共建实现互利共盈 | 第20页 |
3.5 重庆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与互动协作的现状 | 第20-22页 |
4 重庆与长三角地区园区产业共建的SWOT分析 | 第22-26页 |
4.1 重庆与长三角地区园区产业共建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 第22-24页 |
4.1.1 重庆与长三角地区园区产业共建的优势分析 | 第22-23页 |
4.1.2 重庆与长三角地区园区产业共建的劣势分析 | 第23-24页 |
4.2 重庆与长三角地区园区产业共建的机会与威胁分析 | 第24-26页 |
4.2.1 重庆与长三角地区园区产业共建的机会分析 | 第24-25页 |
4.2.2 重庆与长三角地区园区产业共建的威胁分析 | 第25-26页 |
5 国内外园区产业共建的启示 | 第26-30页 |
5.1 国内区域间产业共建的做法及启示 | 第26-27页 |
5.1.1 国内区域间园区产业共建的做法 | 第26-27页 |
5.1.2 国内区域间园区产业共建的启示 | 第27页 |
5.2 国外园区产业共建的启示 | 第27-29页 |
5.2.1 法国建设国际竞争产业园的启示 | 第27-28页 |
5.2.2 韩国首都圈产业转移的启示 | 第28-29页 |
5.3 中外国际间产业园区中新产业园区共建的启示 | 第29-30页 |
6 重庆与长三角地区园区产业共建的对策 | 第30-39页 |
6.1 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园区产业共建中的作用 | 第30页 |
6.2 科学构建重庆与长三角地区园区产业共建的基本框架 | 第30-35页 |
6.2.1 国家从宏观层面对产业扶持政策进行调控和指导 | 第30-31页 |
6.2.2 地方政府科学确定园区产业共建的主要原则 | 第31页 |
6.2.3 地方政府确定园区产业共建的主要内容 | 第31-34页 |
6.2.4 地方政府引导产业布局,培育园区世界级产业集群 | 第34-35页 |
6.3 建立区域互动合作机制,构建产业转移承接平台 | 第35-36页 |
6.3.1 建立区域互动合作机制 | 第35页 |
6.3.2 加强对现有产业园区的资源整合 | 第35-36页 |
6.4 改善产业发展环境,提升园区产业承接转移能力 | 第36-37页 |
6.4.1 扩大对外开放,推进通关一体化 | 第36页 |
6.4.2 加强投资硬环境建设,加大综合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力度 | 第36页 |
6.4.3 加强制度建设,为园区产业共建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 第36-37页 |
6.5 完善金融体系,为园区产业共建提供融资保障 | 第37页 |
6.5.1 培养高水平的金融人才 | 第37页 |
6.5.2 大力引进外来金融机构 | 第37页 |
6.5.3 拓宽园区共建企业融资渠道 | 第37页 |
6.6 完善园区产业监管体系,保护园区生态环境 | 第37-39页 |
6.6.1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37-38页 |
6.6.2 加强环境生态监管 | 第38页 |
6.6.3 节约利用资源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