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识别患者风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 前言 | 第10-17页 |
| 第一部分 护士识别患者风险能力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第17-37页 |
| 1 对象与方法 | 第17-19页 |
| 1.1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 1.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2 结果 | 第19-35页 |
| 2.1 专家一般资料 | 第19-20页 |
| 2.2 专家积极系数 | 第20页 |
| 2.3 专家权威程度 | 第20页 |
| 2.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第20-23页 |
| 2.5 专家修改意见 | 第23-25页 |
| 2.6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5-30页 |
| 2.7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30-33页 |
| 2.8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第33-35页 |
| 3 讨论 | 第35-36页 |
| 3.1 指标体系的可靠性与科学性 | 第35页 |
| 3.2 护士识别能力对患者安全的重要性 | 第35-36页 |
| 4 结论 | 第36-37页 |
| 第二部分 护士识别患者风险能力指标体系的临床应用 | 第37-51页 |
| 1 对象与方法 | 第37-38页 |
| 1.1 研究对象 | 第37页 |
| 1.2 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 2 结果 | 第38-48页 |
| 2.1 一般资料 | 第38-39页 |
| 2.2 各维度得分 | 第39页 |
| 2.3 单因素结果与分析 | 第39-46页 |
| 2.4 多因素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 3 讨论 | 第48-49页 |
| 3.1 对临床护士识别患者风险能力测评的现实意义 | 第48页 |
| 3.2 培训护士风险识别能力的重要性 | 第48-49页 |
| 4 结论 | 第49-51页 |
| 4.1 课题研究结论 | 第49页 |
| 4.2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49页 |
| 4.3 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49-50页 |
| 4.4 本课题的局限性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综述 | 第55-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附录 | 第61-77页 |
| 致谢 | 第77-79页 |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 个人简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