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友善教育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引言第9-15页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第9-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1-13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14页
    (四)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第14-15页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友善教育相关理论概述第15-21页
    (一) 相关概念界定第15-16页
        1. 友善第15页
        2. 友善教育第15-16页
        3.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友善教育第16页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友善教育的特点第16-21页
        1. 渐进性第16-17页
        2. 长期性第17-18页
        3. 渗透性第18-19页
        4. 实践性第19-21页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友善教育的意义及可行性第21-27页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友善教育的意义第21-23页
        1. 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第21页
        2. 有利于实现课程德育目标,巩固学科地位第21-22页
        3. 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习兴趣第22-23页
        4. 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养成友善美德第23页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友善教育的可行性第23-27页
        1. 学科特点的首选性第23-24页
        2. 学科资源的优越性第24-27页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友善教育的实施策略第27-45页
    (一)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友善教育理念第27-39页
        1. 课堂友善教育的原则第27-28页
        2. 课堂友善教育的途径第28-39页
    (二) 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开展友善教育第39-45页
        1. 课外实践活动友善教育的原则第39-41页
        2. 课外实践活动友善教育的途径第41-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第48-50页
后记第50-5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慢性应激所致焦虑状态对哮喘小鼠的影响
下一篇:TRISO包覆燃料颗粒结构和失效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