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新型BiOCl基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25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半导体光催化的基本概况第12-15页
        1.2.1 半导体光催化的基本理论第12-13页
        1.2.2 半导体光催化的影响因素第13-14页
        1.2.3 半导体光催化的改性方法第14-15页
    1.3 卤氧化铋第15-22页
        1.3.1 卤氧化铋的基本结构和组成第15-18页
        1.3.2 BiOCl的光催化改性第18-21页
        1.3.3 BiOCl光催化剂的固定化第21-22页
    1.4 粉煤灰漂珠第22-23页
        1.4.1 粉煤灰漂珠简介第22页
        1.4.2 粉煤灰漂珠的资源化利用第22-23页
    1.5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不同形貌BiOCl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25-35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实验部分第25-27页
        2.2.1 实验药品第25-26页
        2.2.2 实验仪器第26-27页
    2.3 催化剂的合成第27页
    2.4 催化剂的表征第27页
    2.5 光催化降解实验第27-28页
    2.6 结果与讨论第28-34页
        2.6.1 物相分析第28-29页
        2.6.2 催化剂的形貌分析第29-30页
        2.6.3 紫外漫反射分析第30-31页
        2.6.4 光催化性能第31页
        2.6.5 比表面积(BET)分析第31-32页
        2.6.6 光催化机理分析第32-33页
        2.6.7 BiOCl光催化剂的稳定性第33-34页
    2.7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BiOCl/Ag_2O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35-50页
    3.1 引言第35-36页
    3.2 实验第36-37页
        3.2.1 实验试剂第36-37页
        3.2.2 实验仪器第37页
    3.3 催化剂的合成第37页
    3.4 催化剂的表征第37-38页
    3.5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8页
    3.6 光催化性能测试第38页
    3.7 结果与讨论第38-49页
        3.7.1 XRD分析第38-39页
        3.7.2 SEM和TEM分析第39-40页
        3.7.3 XPS分析第40-41页
        3.7.4 EDS分析第41-42页
        3.7.5 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第42-43页
        3.7.6 光催化降解性能及其动力学的分析第43-44页
        3.7.7 光催化反应后分析第44-45页
        3.7.8 光电性能分析第45-46页
        3.7.9 荧光光谱第46-47页
        3.7.10 EPR分析第47页
        3.7.11 光催化机理研究第47-49页
    3.8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碳量子点(CQDs)对BiOCl的修饰改性研究第50-65页
    4.1 引言第50-51页
    4.2 实验部分第51-52页
        4.2.1 实验药品第51页
        4.2.2 实验仪器第51-52页
    4.3 催化剂的制备第52页
    4.4 样品的表征第52页
    4.5 电化学测试第52页
    4.6 光催化实验第52-53页
    4.7 结果与讨论第53-64页
        4.7.1 碳量子点的微观结构表征及其分析第53-54页
        4.7.2 碳量子点荧光光谱分析第54-55页
        4.7.3 CQDs/BiOCl的X射线衍射分析第55-56页
        4.7.4 XPS分析第56-57页
        4.7.5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第57-58页
        4.7.6 能谱(EDS)分析第58-59页
        4.7.7 紫外漫反射分析第59-60页
        4.7.8 光电流分析第60-61页
        4.7.9 交流-阻抗分析第61-62页
        4.7.10 光催化降解分析第62页
        4.7.11 光催化机理分析第62-64页
    4.8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BiOCl负载粉煤灰漂珠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65-77页
    5.1 引言第65-66页
    5.2 实验第66页
        5.2.1 实验试剂第66页
        5.2.2 实验仪器第66页
    5.3 催化剂的制备第66-67页
    5.4 光催化活性测试第67-68页
    5.5 催化材料的表征第68页
    5.6 结果与讨论第68-76页
        5.6.1 不同表面活性剂的BiOCl/FACS的XRD分析第68页
        5.6.2 不同表面活性剂的BiOCl/FACS光催化降解第68-69页
        5.6.3 样品的物相分析与结构表征第69-70页
        5.6.4 紫外漫反射分析第70-71页
        5.6.5 SEM分析第71-73页
        5.6.6 EDS分析第73页
        5.6.7 XPS分析第73-74页
        5.6.8 比表面积(BET)分析第74-75页
        5.6.9 光催化性能分析第75-76页
    5.7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总结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7页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研究成果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下一篇:肝切除术后对抗过度炎症反应的方法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