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本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主要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1-12页 |
1.3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第2章 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相关概念及发展面临问题 | 第14-20页 |
2.1 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概述 | 第14-16页 |
2.1.1 智能电网的概念与属性 | 第14-15页 |
2.1.2 电动汽车的优势与类型 | 第15-16页 |
2.2 汽车接入电网的可行性及问题 | 第16-19页 |
2.2.1 电动汽车入网的可行性 | 第16-17页 |
2.2.2 汽车接入电网面临的问题 | 第17-19页 |
2.3 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我国推动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协同发展的法律与政策 | 第20-32页 |
3.1 基于智能电网的有关法律与政策 | 第20-25页 |
3.1.1 促进电网电力优化调度的法律与政策 | 第20-22页 |
3.1.2 基于电力价格的法律与政策 | 第22-24页 |
3.1.3 实现电动汽车储能功能有关法律与政策 | 第24-25页 |
3.2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法律与政策 | 第25-29页 |
3.2.1 充电设施建设 | 第25-28页 |
3.2.2 电动汽车充电相关标准 | 第28-29页 |
3.3 我国发展能源互联网有关法律与政策 | 第29-30页 |
3.4 小结 | 第30-32页 |
第4章 国外发展智能电网及电动汽车的法律与政策 | 第32-39页 |
4.1 国外基于电力调度、电力价格、储能的法律与政策 | 第32-34页 |
4.1.1 国外基于电力调度策略 | 第32-33页 |
4.1.2 国外有关电力价格制度 | 第33-34页 |
4.1.3 国外有关电动汽车储能的法律与政策 | 第34页 |
4.2 国外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法律与政策 | 第34-37页 |
4.2.1 有关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法律与政策 | 第34-36页 |
4.2.2 国外有关电动汽车充电标准相关法律与政策 | 第36-37页 |
4.3 国外能源互联网发展法律与政策 | 第37-38页 |
4.4 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协同发展的法律与政策建议 | 第39-44页 |
5.1 完善我国智能电网的法律与政策建议 | 第39-41页 |
5.1.1 关于完善我国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协同发展的基本法建议 | 第39-40页 |
5.1.2 关于我国优化电力调度机制的法律与政策建议 | 第40页 |
5.1.3 关于我国规范电力价格制度的法律与政策建议 | 第40页 |
5.1.4 关于我国促进电动汽车储能产业发展的法律与政策建议 | 第40-41页 |
5.2 完善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法律与政策建议 | 第41-42页 |
5.2.1 关于我国落实充电设施建设的法律与政策建议 | 第41页 |
5.2.2 关于完善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标准的法律与政策建议 | 第41-42页 |
5.3 完善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法律与政策建议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