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考虑黏滞阻尼器极限状态的大震下减震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课题研究意义第11-15页
    1.2 黏滞阻尼器正常使用状态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黏滞阻尼器极限状态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目的第19页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20页
    1.6 课题来源第20-21页
第2章 黏滞阻尼器的相关理论第21-37页
    2.1 常用阻尼器的类型第21-27页
        2.1.1 缸式黏滞阻尼器的类型第24-27页
    2.2 影响黏滞阻尼器性能的因素第27-31页
        2.2.1 阻尼介质第27-29页
        2.2.2 安装形式第29-31页
        2.2.3 温度第31页
        2.2.4 其他因素第31页
    2.3 黏滞阻尼器的力学模型第31-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包含极限状态的黏滞阻尼器Maxwell01模型的二次开发及简单验证第37-47页
    3.1 黏滞阻尼器的Maxwell模型第37页
    3.2 包含极限状态的黏滞阻尼器的本构关系第37-38页
    3.3 OpenSees简介第38-41页
        3.3.1 OpenSees单轴材料类成员函数的介绍第39-41页
    3.4 Maxwell01模型本构关系在OpenSees中源代码的实现第41-43页
        3.4.1 Maxwell01.h(头文件)的函数声明第41页
        3.4.2 Maxwell01.cpp(源文件)的函数定义第41-43页
        3.4.3 其他文件的修改第43页
        3.4.4 调试并发布新的OpenSees软件第43页
    3.5 包含极限状态的黏滞阻尼器模型的简单验证第43-46页
        3.5.1 建立结构模型第43-44页
        3.5.2 黏滞阻尼器的动力反应第44-45页
        3.5.3 黏滞阻尼器对结构模型的影响第45-46页
    3.6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安装包含极限状态的黏滞阻尼器的消能减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第47-71页
    4.1 引言第47页
    4.2 工程概况第47-49页
    4.3 有限元软件OpenSees建模第49页
    4.4 地震波的选用第49-50页
        4.4.1 地震加速度峰值的确定第49-50页
        4.4.2 频谱特性第50页
        4.4.3 地震动持时第50页
    4.5 未安装阻尼器结构的地震响应第50-52页
        4.5.1 多遇地震下的结构响应第51页
        4.5.2 罕遇地震下的结构响应第51-52页
    4.6 黏滞阻尼器的选用及布置第52-54页
    4.7 安装未包含极限状态的黏滞阻尼器的减震结构的地震响应第54-57页
        4.7.1 多遇地震下的结构响应第54-55页
        4.7.2 罕遇地震下的结构响应第55-57页
    4.8 考虑极限状态的黏滞阻尼器对减震结构的抗震性能的影响第57-70页
        4.8.1 黏滞阻尼器的非线性分析第57-59页
        4.8.2 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对比分析第59-61页
        4.8.3 楼层最大加速度对比分析第61-63页
        4.8.4 楼层最大速度对比分析第63-67页
        4.8.5 楼层最大位移对比分析第67-70页
    4.9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结论第71页
    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致谢第78-79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索组合单元结构性能研究
下一篇:含锰氧化物的氧化—还原性能及其在植物油环氧化反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