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电气化铁路论文--电气化铁路施工论文--电气化铁路改造论文

既有高速铁路同相供电改造方案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3页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2-13页
第2章 电气化铁路和同相供电系统第13-27页
    2.1 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第13-19页
        2.1.1 牵引变电所接线方式第13-16页
        2.1.2 牵引网供电方式第16-17页
        2.1.3 电气化铁路再生电能利用第17-18页
        2.1.4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第18-19页
    2.2 组合式同相供电技术第19-26页
        2.2.1 单相组合式同相供电技术第19-21页
        2.2.2 单三相组合式同相供电技术第21-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京沪高速铁路实测数据分析第27-40页
    3.1 电气化铁路的负序特性第27-30页
        3.1.1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第27-28页
        3.1.2 负序电流的计算第28-30页
    3.2 实测数据的分析第30-39页
        3.2.1 实测数据基本分析第31-34页
        3.2.2 实测数据负序分析第34-39页
        3.2.3 实测数据谐波和无功分析第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京沪高铁同相供电改造方案第40-63页
    4.1 京沪高铁同相供电改造负序分析第40-42页
    4.2 同相补偿装置第42-43页
    4.3 京沪高铁改造方案一第43-53页
        4.3.1 方案一基本分析第43-45页
        4.3.2 方案一补偿容量计算第45-52页
        4.3.3 方案一再生电能和经济性分析第52-53页
    4.4 京沪高铁改造方案二第53-61页
        4.4.1 方案二基本分析第54-55页
        4.4.2 方案二补偿容量计算第55-60页
        4.4.3 方案二再生电能和经济性分析第60-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结论与展望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涡旋光束的特性及其在光通信的应用
下一篇: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生防真菌资源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