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三角学内容的比较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1-14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 2.1 教科书的涵义及其作用 | 第14-15页 |
| 2.2 教科书比较的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 2.3 高中数学教科书三角函数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 2.4 文献综述小结 | 第22-24页 |
| 3 研究设计 | 第24-30页 |
| 3.1 研究对象 | 第24-25页 |
| 3.2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 3.3 教科书比较分析框架 | 第26-30页 |
| 4 两版教科书三角学的宏观比较 | 第30-40页 |
| 4.1 教科书的整体特征 | 第30-35页 |
| 4.2 三角学主要内容的选取 | 第35-37页 |
| 4.3 三角学主要内容的编排顺序 | 第37-40页 |
| 5 两版教科书三角学的微观比较 | 第40-62页 |
| 5.1 “解释”的分析比较 | 第40-53页 |
| 5.2 “范例”的分析比较 | 第53-56页 |
| 5.3 “图表”的分析比较 | 第56-57页 |
| 5.4 习题的分析比较 | 第57-62页 |
| 6 研究结论及启示 | 第62-66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62-64页 |
| 6.2 研究启示 | 第64-65页 |
| 6.3 后续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