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Fe3O4-Au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4页
    1.1 引言第9页
    1.2 不同结构Fe_3O_4/Au纳米材料合成方法的简介第9-17页
        1.2.1 核/卫星型Fe_3O_4/Au纳米复合微粒的介绍第9-10页
        1.2.2 核壳型Fe_3O_4@Au纳米复合物的介绍第10-12页
        1.2.3 哑铃型Fe_3O_4-Au纳米复合物的介绍第12-14页
        1.2.4 纳米星型Fe_3O_4/Au复合物的介绍第14-15页
        1.2.5 花瓣型Fe_3O_4/Au纳米复合物的介绍第15-17页
    1.3 Fe_3O_4/Au复合纳米材料在化学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现状第17-20页
    1.4 有机染料处理的现状第20-22页
        1.4.1 有机染料的传统处理方法第20-21页
        1.4.2 Fenton及类Fenton反应法第21页
        1.4.3 类Fenton反应中不同种类催化剂的应用现状第21-22页
    1.5 本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Fe_3O_4-Au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第24-36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实验部分第24-27页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4-25页
        2.2.2 Fe_3O_4-Au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合成路线第25页
        2.2.3 制备过程第25-27页
            2.2.3.1 柠檬酸修饰的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第25-26页
            2.2.3.2 Fe_3O_4-Au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第26页
            2.2.3.3 固体物含量的测定第26页
            2.2.3.4 表征方法第26-27页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27-35页
        2.3.1 柠檬酸包覆的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表征第27-29页
        2.3.2 Fe_3O_4-Au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表征第29-34页
        2.3.3 Fe_3O_4-Au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稳定性实验第34-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Fe_3O_4-Au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催化甲基橙氧化降解的研究第36-55页
    3.1 引言第36-37页
    3.2 实验部分第37-39页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37页
        3.2.2 Fe_3O_4-Au磁性复合纳粒子催化降解甲基橙性能评价第37-38页
            3.2.2.1 催化降解实验过程第37页
            3.2.2.2 对照实验第37-38页
            3.2.2.3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38页
            3.2.2.4 催化剂的循环实验第38页
        3.2.3 Fe_3O_4-Au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催化氧化降解甲基橙机理的探究第38-39页
            3.2.3.1 羟基自由基的检测第38页
            3.2.3.2 超氧阴离子的检测第38页
            3.2.3.3 激光拉曼光谱仪的测试第38页
            3.2.3.4 傅立叶红外光谱的测定第38-39页
    3.3 结果分析及讨论第39-53页
        3.3.1 Fe_3O_4-Au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催化降解甲基橙性能评价第39-48页
            3.3.1.1 对照实验第39-41页
            3.3.1.2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41-47页
            3.3.1.3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第47-48页
        3.3.2 机理探究第48-53页
            3.3.2.1 羟基自由基(·OH)的检测第48-50页
            3.3.2.2 超氧阴离子(·O_2~-)的检测第50-51页
            3.3.2.3 体系中H_2O_2分子的测定第51页
            3.3.2.4 甲基橙溶液降解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第51-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Fe_3O_4-Au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探讨第55-61页
    4.1 前言第55页
    4.2 实验部分第55-56页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55-56页
        4.2.2 实验过程第56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6-59页
        4.3.1 对照实验第56-57页
        4.3.2 反应参数的优化第57-59页
        4.3.3 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能的评价第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全文总结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十味调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MMP-2mRNA、TIMP-2mRNA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化浊消癥软肝方对H22肝癌小鼠CyclinD1和p16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