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内容的秦汉瓦当小篆文字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文字识别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秦汉瓦当及小篆文字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1页
    1.4 本文组织结构第11-14页
第二章 瓦当拓片图像预处理第14-28页
    2.1 数据获取第14-15页
    2.2 图像二值化第15-16页
    2.3 非文字部分消除第16-23页
        2.3.1 圆检测第16-20页
        2.3.2 直线检测第20-22页
        2.3.3 区域消除第22-23页
    2.4 图像分割第23-25页
        2.4.1 传统图像分割方法第23-24页
        2.4.2 秦汉瓦当小篆文字分割第24-25页
    2.5 笔划细化第25-26页
    2.6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瓦当图像文字特征提取第28-40页
    3.1 图像特征的分类第28-29页
    3.2 传统文字特征提取方法第29-30页
        3.2.1 点特征提取方法第29-30页
        3.2.2 基于笔划的特征提取方法第30页
    3.3 基于SIFT和数学形态学相结合的特征提取方法第30-38页
        3.3.1 尺度不变特征转换第30-34页
        3.3.2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文字特征提取第34-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秦汉瓦当小篆文字识别第40-50页
    4.1 支持向量机第40-44页
        4.1.1 支持向量机的基础理论第40-42页
        4.1.2 支持向量机原理第42-44页
    4.2 基于树形结构的多层级SVM分类器第44-49页
        4.2.1 多类分类问题第44-45页
        4.2.2 基于二叉树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第45-49页
    4.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秦汉瓦当文字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第50-62页
    5.1 系统设计与总体框架第50-51页
        5.1.1 主要功能设计第50-51页
        5.1.2 系统开发平台第51页
    5.2 系统实现第51-60页
        5.2.1 识别功能第51-54页
        5.2.2 检索功能第54-57页
        5.2.3 瓦当浏览功能第57-60页
    5.3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62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氟醚引起APP/PSEN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损伤的神经源性炎症机制研究
下一篇:乌司他丁对于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血管内皮多糖包被影响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