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数据多尺度表达模型构建及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1.2.1 空间数据多尺度构建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地图自动综合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3 多尺度数据构建质量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土地利用数据多尺度表达基础 | 第19-31页 |
2.1 土地利用数据概述 | 第19-21页 |
2.1.1 土地利用数据特征 | 第19-20页 |
2.1.2 土地利用数据分类体系 | 第20-21页 |
2.2 多尺度空间数据建模与实现 | 第21-30页 |
2.2.1 多尺度数据模型特征 | 第21-23页 |
2.2.2 基于地图综合的多尺度建模 | 第23-29页 |
2.2.3 多尺度空间数据的表达 | 第29-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土地利用数据多尺度构建 | 第31-49页 |
3.1 用于多尺度表达的土地利用数据库 | 第31-36页 |
3.1.1 土地利用数据的概念模型 | 第31-32页 |
3.1.2 土地利用数据的逻辑关系 | 第32-36页 |
3.1.3 土地利用数据的物理存储 | 第36页 |
3.2 土地利用数据尺度转化规则 | 第36-42页 |
3.2.1 语义重要性规则 | 第36-38页 |
3.2.2 地物选取规则 | 第38-40页 |
3.2.3 图斑综合规则 | 第40-42页 |
3.2.4 边界线处理规则 | 第42页 |
3.3 土地利用数据多尺度模型 | 第42-44页 |
3.3.1 尺度转化模型 | 第43-44页 |
3.3.2 尺度转化流程 | 第44页 |
3.4 土地利用数据多尺度构建的质量评价 | 第44-48页 |
3.4.1 多尺度构建中的质量分析 | 第45页 |
3.4.2 多尺度构建中的质量评价指标 | 第45-46页 |
3.4.3 多尺度构建中的质量评价模型 | 第46-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土地利用数据多尺度表达的实现 | 第49-60页 |
4.1 实验数据及其平台的选择 | 第49-50页 |
4.1.1 实验数据 | 第49页 |
4.1.2 平台的选择 | 第49-50页 |
4.2 土地利用数据多尺度系统实现 | 第50-56页 |
4.2.1 系统实现 | 第50-52页 |
4.2.2 多尺度转换结果分析 | 第52-56页 |
4.3 土地利用数据尺度转换的评价 | 第56-59页 |
4.3.1 尺度转换的指标参数计算 | 第56-58页 |
4.3.2 尺度转换的综合评价 | 第58-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总结 | 第60-61页 |
5.2 不足和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