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会理大铜厂铜矿床主要控矿因素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7页 |
1.1 研究区概况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砂岩铜矿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0-13页 |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7-22页 |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演化史 | 第17-18页 |
2.2 区域构造 | 第18-19页 |
2.3 区域地层 | 第19-21页 |
2.4 区域岩浆岩 | 第21-22页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2-35页 |
3.1 矿区地层 | 第22-24页 |
3.2 矿区构造 | 第24页 |
3.3 矿体地质特征 | 第24-30页 |
3.3.1 各矿层总体形态特征 | 第24-26页 |
3.3.2 矿石矿物成分 | 第26-27页 |
3.3.3 矿石组构特征 | 第27-29页 |
3.3.4 矿物共生组合及生成顺序 | 第29-30页 |
3.4 围岩蚀变 | 第30页 |
3.5 地球化学特征 | 第30-35页 |
3.5.1 常微量元素特征 | 第30-34页 |
3.5.2 硫同位素特征 | 第34-35页 |
第4章 主要控矿因素分析 | 第35-52页 |
4.1 岩性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第35-37页 |
4.1.1 岩石的颜色及控矿 | 第35-36页 |
4.1.2 岩石的成分及控矿 | 第36-37页 |
4.2 地层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第37-41页 |
4.2.1 沉积建造组合及控矿 | 第37-38页 |
4.2.2 地层的渗透性及控矿 | 第38-41页 |
4.3 地下水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第41-43页 |
4.4 岩相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第43-46页 |
4.5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第46-52页 |
4.5.1 区域构造及控矿 | 第46-48页 |
4.5.2 矿区构造及控矿 | 第48-52页 |
第5章 矿床成因浅析 | 第52-55页 |
5.1 矿床成因及成矿作用阶段 | 第52-54页 |
5.2 找矿前景预测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图版说明 | 第6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