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CONTENTS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1.2.1 U型装配线平衡问题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1.2.2 混流装配线平衡问题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1.2.3 随机型装配线平衡问题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8-20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1.3.2 章节安排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U型装配线和随机型装配线的平衡问题 | 第20-30页 |
| 2.1 U型装配线 | 第20-23页 |
| 2.1.1 U型装配线简介 | 第20-22页 |
| 2.1.2 U型装配线的优点 | 第22-23页 |
| 2.1.3 U型装配线平衡问题的特点 | 第23页 |
| 2.2 随机型装配线平衡问题的分类 | 第23-27页 |
| 2.2.1 单一产品随机型装配线的平衡问题 | 第23-24页 |
| 2.2.2 混合产品随机型装配线的平衡问题 | 第24-27页 |
| 2.3 排序问题对SUMALBP的影响 | 第27-2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装配线平衡问题的优化算法和分步求解法简介 | 第30-35页 |
| 3.1 装配线平衡问题的优化算法 | 第30-31页 |
| 3.2 遗传算法 | 第31页 |
| 3.3 SUMALBP的求解思路与系统仿真方法 | 第31-33页 |
| 3.3.1 分步求解法的思路 | 第31-32页 |
| 3.3.2 系统仿真方法 | 第32-33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SUMALBP问题的分步求解法 | 第35-50页 |
| 4.1 简化SUMALBP的数学建模和算法分析 | 第35-41页 |
| 4.1.1 简化SUMALBP数学模型的假设条件和参数说明 | 第35-36页 |
| 4.1.2 简化SUMALBP的数学建模 | 第36-38页 |
| 4.1.3 简化SUMALBP的算法分析 | 第38-41页 |
| 4.2 考虑排序问题的SUMALBP | 第41-44页 |
| 4.2.1 考虑排序问题的SUMALBP模型建立 | 第42-43页 |
| 4.2.2 考虑排序问题的SUMALBP算法分析 | 第43-44页 |
| 4.3 仿真分析 | 第44-49页 |
| 4.3.1 eM-Plant仿真软件简介 | 第44-45页 |
| 4.3.2 仿真分析的必要性阐述 | 第45-46页 |
| 4.3.3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6-49页 |
| 4.3.4 仿真结果的验证 | 第4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分步求解法应用实例分析 | 第50-57页 |
| 5.1 实际问题的提出 | 第50-51页 |
| 5.2 汽车车桥装配线平衡问题的分步求解法 | 第51-56页 |
| 5.2.1 不考虑排序的遗传算法求解 | 第51-52页 |
| 5.2.2 考虑排序的算法求解 | 第52页 |
| 5.2.3 基于eM-Plant的仿真分析 | 第52-56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7-59页 |
| 6.1 总结 | 第57-58页 |
| 6.2 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