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蚁族”现象: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 第11-15页 |
·“蚁族”的基本概念 | 第11页 |
·“蚁族”现象产生的原因 | 第11-13页 |
·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 | 第11-12页 |
·高校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差异 | 第12页 |
·大城市的吸引力 | 第12-13页 |
·“蚁族”现象反映的社会问题 | 第13页 |
·城乡二元结构和两者之间的差异问题 | 第13页 |
·高等教育普及后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问题 | 第13页 |
·由“蚁族”现象引发的对就业教育的探析 | 第13-15页 |
第2章 职业与职业指导理论概述 | 第15-32页 |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职业发展思想 | 第15-18页 |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个人事业发展的思想 | 第15-17页 |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个人发展阶段的思想 | 第17页 |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个人职业发展动力的思想 | 第17-18页 |
·国外关于职业的理论 | 第18-26页 |
·关于职业选择的理论 | 第18-21页 |
·特性—因素论 | 第18-19页 |
·人格类型理论 | 第19-20页 |
·职业锚理论 | 第20-21页 |
·关于职业决策的理论 | 第21-22页 |
·描述型模型 | 第21页 |
·诊断型模型 | 第21-22页 |
·描述诊断混合型模型( PIC 模型) | 第22页 |
·关于职业发展的理论 | 第22-25页 |
·个人认知阶段的职业发展理论 | 第23页 |
·社会认知的职业理论 | 第23-25页 |
·国外职业理论的评价 | 第25-26页 |
·马克思主义关于择业就业的思想 | 第26-32页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职业思想 | 第26-28页 |
·社会分工导致职业产生 | 第26-27页 |
·人的职业活动是体现人的本质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 第27-28页 |
·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是职业的终极目标 | 第28-29页 |
·马克思论青年如何择业 | 第29-32页 |
第3章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32-53页 |
·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发展 | 第32-36页 |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发展的历史 | 第32-33页 |
·“计划分配”时期 | 第32-33页 |
·“双向选择”过渡时期 | 第33页 |
·“自主择业”时期 | 第33页 |
·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现状 | 第33-36页 |
·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与相应岗位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 | 第34页 |
·大学生择业的复杂性和缺乏就业工作的指导性之间的矛盾 | 第34-35页 |
·高校毕业生择业的不稳定心理和用人单位排斥心理之间的矛盾 | 第35页 |
·竞争日趋激烈 | 第35-36页 |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 第36-40页 |
·影响劳动力市场的重要趋势 | 第36-38页 |
·全球化 | 第36-37页 |
·经济结构的变化 | 第37-38页 |
·劳动力市场分析及预测 | 第38-39页 |
·劳动力市场供给分析及预测 | 第38-39页 |
·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分析及预测 | 第39页 |
·高校毕业生未来就业形势分析 | 第39-40页 |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 第40-48页 |
·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 | 第40-42页 |
·过度就业与部分职位空缺而部分大学毕业生“无业可就” | 第41页 |
·大学毕业生人数剧增而相应岗位需求不足 | 第41页 |
·供求结构性矛盾和区域就业结构不合理 | 第41-42页 |
·就业歧视也存在于求职的过程中,如专业、性别、户籍等 | 第42页 |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 第42-44页 |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 第44-48页 |
·宏观政策层面的举措 | 第45-46页 |
·就业主体职业的可行性选择 | 第46-47页 |
·我国支持大学生就业的具体举措:高度重视,制度创新,全方位推进 | 第47-48页 |
·国外支持大学生就业的举措综述 | 第48-53页 |
·美国:各措施齐头并进 | 第49页 |
·法国:注重前期的培养,就业政策能够切实的落到实处 | 第49-50页 |
·英国:大学就业服务很周到 | 第50页 |
·德国:国家保护主义和人才稀缺间的角逐 | 第50-52页 |
·日本:保障就业机会平等,力促雇用信息公开化 | 第52-53页 |
第4章 我国就业教育的实践转向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 第53-62页 |
·创业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 | 第53-57页 |
·创业教育的国际化背景 | 第53-54页 |
·创业教育全球性的特点 | 第54-55页 |
·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举措 | 第55-57页 |
·创业教育是我国构建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的必然选择 | 第57-59页 |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问题分析 | 第57-59页 |
·创业教育目标设定的功利性 | 第57页 |
·创业教育理解的片面性 | 第57-58页 |
·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的局限性 | 第58页 |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单一性 | 第58-59页 |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性 | 第59页 |
·加强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 第59-62页 |
·从政策引导方面来讲 | 第59-60页 |
·从教育体系的构建上来讲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