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2.1 环绕轨道动力学 | 第13-15页 |
1.2.2 小推力控制下的人工轨道 | 第15-16页 |
1.2.3 航天器编队构形控制 | 第16-17页 |
1.2.4 航天器深空探测轨道优化 | 第17-19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2页 |
第2章 环绕类地行星的轨道摄动分析 | 第22-55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类地行星的环绕轨道运动 | 第22-38页 |
2.2.1 主要摄动分析 | 第22-26页 |
2.2.2 非球形引力的主要带谐项摄动 | 第26-33页 |
2.2.3 太阳的第三体引力摄动 | 第33-38页 |
2.3 典型应用轨道的存在性判据 | 第38-53页 |
2.3.1 太阳同步轨道 | 第38-44页 |
2.3.2 临界轨道 | 第44-50页 |
2.3.3 冻结轨道 | 第50-5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3章 环绕类地行星的人工轨道控制 | 第55-80页 |
3.1 引言 | 第55页 |
3.2 环绕类地行星的人工太阳同步轨道 | 第55-65页 |
3.2.1 控制策略 | 第56-58页 |
3.2.2 仿真算例 | 第58-65页 |
3.3 环绕类地行星的人工冻结轨道 | 第65-76页 |
3.3.1 控制策略 | 第65-69页 |
3.3.2 仿真算例 | 第69-76页 |
3.4 环绕类地行星的人工太阳同步冻结轨道 | 第76-79页 |
3.4.1 控制策略 | 第76-78页 |
3.4.2 仿真算例 | 第78-7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4章 摄动对环绕类地行星的编队构形的影响 | 第80-98页 |
4.1 引言 | 第80页 |
4.2 一阶长期摄动对编队构形的影响 | 第80-89页 |
4.2.1 对沿航迹距离变化率的影响 | 第82-87页 |
4.2.2 对垂直轨道面方向运动振幅变化率的影响 | 第87-89页 |
4.3 二阶长期摄动对编队构形的影响 | 第89-96页 |
4.3.1 对编队构性参数变化率的影响 | 第91-93页 |
4.3.2 补偿一、二阶摄动的编队构形半长轴修正 | 第93-9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5章 环绕类地行星的应用轨道优化 | 第98-118页 |
5.1 引言 | 第98页 |
5.2 基于分解的多目标优化方法求解应用轨道优化问题 | 第98-107页 |
5.2.1 轨道多目标优化模型 | 第98-101页 |
5.2.2 算法框架 | 第101-104页 |
5.2.3 仿真算例 | 第104-107页 |
5.3 高斯过程模型辅助求解高代价多目标优化问题 | 第107-117页 |
5.3.1 高斯过程模型 | 第108-112页 |
5.3.2 算法框架 | 第112-114页 |
5.3.3 仿真算例 | 第114-11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8-120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118页 |
6.2 展望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1页 |
致谢 | 第131-13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33-134页 |
附录A 多目标优化的经典算例 | 第134-135页 |